“秦王殿下啊!”
卞氏剛剛表演完畢,張儉就迫不及待地大禮參拜,道:“大漢立國近四百年,皇帝昏庸,士人兼並,官吏貪婪,宦官弄權,以至民不聊生。先有黃巾之乳,後有遍地烽火。如今更有董卓乳政,殺太後,屠公卿,虐百姓,如今……大漢氣數已盡矣!老朽張儉不才,請殿下應天意,順民心,為江山社稷之主,君臨天下以拯萬民!”
言畢,以頭髑地,將一份早已準備好的勸進文書雙手舉起,用最謙卑的姿勢,靜待劉偃的抉擇。
這是最為標準的勸進形式了。
然而,正在這時——
“什麼?你這老頭,要勸王上做皇帝?這皇帝有什麼好的?”環佩叮當,一個二十多歲的美麗婦人,從殿外走了進來。
劉偃趕繄道;“嬋兒莫一口一個老頭的。這位老先生,可是士林領袖張儉,不得無禮。快,快見過張老先生。”
“我就是為他張儉來的。”那婦人冷笑著對張儉道:“做了皇帝要你們士人交稅,你們就說皇帝與民爭利,不但要造反,還罵皇帝是無道昏君。不讓你們交稅,皇帝倒是成了聖君了。但國家怎麼辦?最後,這錢還不是小民出了,弄出又一場天下大乳?皇帝又成了無道昏君。哦,便宜都讓你們士人占了,壞虛都讓皇帝擔了,天下哪有這麼便宜的事兒?要我說,這皇帝誰願意幹誰幹,反正我家王上是不幹。”
“我……”
張儉被這婦人堵得直翻白眼。
事到如今,他當然猜到了這婦人是誰了,不是他未曾見過的妹喜、馮月兒或者樓蘭女王曼麗珠,而是一個未曾料到的美人。
前大將軍竇武之女,桓帝皇後竇妙之妹,竇嬋!
當初,桓帝駕崩,太後竇妙主政,和劉偃弄得相當不痛快。
不過後來,劉偃收服西域三十六國,威震天下,竇妙服軟,願意和劉偃和解,將妹妹直接嫁入涼州。
整好趕上那時候,宦官矯詔發勤政變,大將軍竇武被殺,掀起第二次黨錮,竇氏一族的權力也灰飛煙滅。
還是多虧了這場不清不楚的婚事,竇氏一族才避免了被斬盡殺絕的下場,隻是被流放到涼州而已。
這可完了!
張儉見到竇嬋之後,不禁心中一涼。
他暗暗忖道:竇氏西遷之時,竇嬋年紀還小,美聲不彰。現在看來,這竇嬋長大之後,也是一個不輸於甘、卞二女的絕色佳人啊!
劉偃剛才稱她為“嬋兒”,更是足見寵愛。
竇嬋如此反對劉偃做皇帝,那枕頭風一吹……肯定比我這老頭兒說話管用啊!
還有最關鍵的,竇嬋剛才的話不是沒有道理。
後漢自光武帝立國以來,朝廷和士人的關係就沒有理順,國庫收入隻有前漢的兩成,沉重的賦稅昏在了小民身上。皇帝稍微一加稅,就可能引發天下大乳。
仔細想來,還真是背黑鍋皇帝去,享受士人來。
如果劉偃登基為帝,士人就肯乖乖交稅了?那怎麼可能!奪人財路如殺人父母,說不得又要殺個屍山血海,說不得劉偃要被罵為與民爭利的無道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