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無廣告!
必須說明的是,後世之人以為很“古代”的戲曲,在大唐年間才算正式成形。因為唐玄宗李隆基對戲曲的貢獻,被戲曲行業譽為“梨園之祖”。至於“國粹”京劇的成型,得是清朝後期了。
所以,顯而易見,在這個時代,劉偃是很難搞出戲曲的。
國家大劇院演出的這場戲劇,本質上是一出話劇。
既然如此,懂得漢語的安息大王子沃洛加西斯和和安息美人黛旖娜,看懂這出戲就沒什麼困難了。
這出戲講得是什麼呢?
《精忠報國》是大漢皇帝劉偃提供基本劇情,經曹植、孔融、王粲、陳琳、楊修等三國文學之士編撰、創作的一出年度大戲。
講得是,不知哪年哪月,一個名曰“大宋”的國度,發生的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
此時,大宋的經濟非常發達,繁花似錦、烈火烹油。但是,朝廷上有昏君在位、六賊在朝、文恬武嬉,下有百姓奢侈享受、崇尚靡靡之音,餘毫不顧外部有強敵金國興起。
在大宋朝廷的一步步昏招之下,金國攻破了宋都汴梁,無數天潢貴胄淪為奴隸。此事,即為故事之開端《靖康恥》。
然後,才有了主角精忠報國嶽飛的出場。
在經歷了"槍挑小梁王"、"嶽母刺字"、"八百破十萬"、"王佐斷臂"等事件之後,嶽飛取得朱仙鎮大捷,馬上就要直搗黃龍。
然而,這時候,昏君趙構、殲相秦檜,以十八道金牌將嶽飛追回汴梁,下了大獄,最終將嶽飛他的長子嶽雲,一起冤殺於風波亭。
不過,蒼天有眼,嶽飛還有遣孤嶽雷、嶽霆、嶽震等逃命在外。後來,嶽飛後人經過一番千辛萬苦,"嶽雷掛帥"再征北國,最終"氣死兀衍、笑死牛皋"完美大結局。
基本上,這就是後世評書《嶽飛傳》的翻版。
劉偃命人創作此戲的初衷,是讓世人居安思危,不要因為眼前的的太平盛世隻顧享樂,忘記帝國暗藏的危機和遠方的敵人。
事實上,這部《精忠報國》已經在大漢國家大劇院,演出三次了,每次要連演十八場,才能從“靖康恥”演到“氣死兀衍、笑死牛皋”的大結局。
今天,正是《精忠報國》第四次演出的第一場,《靖康恥》。
但是,話說回來,安息大王子沃洛加西斯,和安息美人黛旖娜,並不知道這後麵的劇情啊!
他們還沒等到主角嶽飛登場,已經被深深震撼了。
震撼於大宋亡國之慘!
高高在上的徽、欽二帝成了俘虜。
往昔高高在上的大臣、貴人,成為了金人的奴隸。
超過萬名的公主、皇妃、王妃、宗室女子、貴人妻妾、女兒,淪為金人的玩||物,其待遇連最卑賤的奴隸都不如!
最終的受降儀式上,大宋皇帝和皇後的外袍被剝掉,換上民服,外裹羊皮。其餘的那些貴女更慘!不管是皇帝的嬪妃、親王的王王妃、皇帝的公主還是宗室婦女,全身上下隻披一件羊皮,手執一條羊皮繩,匍匐在侵略者麵前,表示臣服,這就是“牽羊禮”。
亡國之君,竟至於此?!
如果說,剛才劉協的生活,是“亡國之君”一個極端結局的話。那麼,現在,宋朝之亡,是另外一個極端結局。
那麼,若安息世仇羅馬人,俘虜了安息王室以後,安息王室會麵臨怎樣的結局呢?
舉個羅馬皇帝塞維魯做過的事,就顯而易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