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寧縣周邊沒有高山,清風觀坐在幾個小山的中間。
山不大,但觀不小。
繞過門前的樹林,眼前豁然開闊起來,一個很氣派但又古舊的道觀正靜靜地待在畫卷裏。
清風觀前麵不但有三個寶殿,後麵還有個很袖珍的塔。
雖說都陳舊了,但依舊可以想象,這裏曾經應該輝煌過。
“先帝崇道,三四十年前道教很鼎盛,道士們也都很有錢。”餘道林給寧宴解釋,“現在聖上信佛,所以道教零落了。”
原來如此,難怪這個小山坳裏,還能有這樣古樸氣派的道觀。
“以前啊,這裏香火可旺盛了,一百個廟也抵不上我們的。”張四海滿臉的懷念,“那時候清風觀裏,光弟子就有兩百人,那個熱鬧勁兒哦……”
一去不復返了。
“什麼時候開始落敗的?”寧宴拍了拍門口斑駁的紅柱子。
“先帝駕崩,聖上登基,就聞泰三四年的樣子,弟子們就都散了。”
“唉。英雄不提當年勇哦。”
張四海甩了佛塵,請寧宴他們進去。
繞過前殿去後院。後院裏有兩個八九歲的小道童在掃地,看見張四海上前來行了禮,又接著去做事。
“藏書塔。”張四海指了指塔,一邊走一邊和他們介紹,“以前幹潭府是邊江王的封地,清風觀就是邊江王建義二十年出錢建的。”
先帝在位四十年,當今聖上在位也有二十年了,這個塔算起來有四十個年頭了。
“邊江王海賞賜了不少寶貝,貧道的師父就將寶貝都鎖在這個塔裏。”
張四海取出鑰匙打開門,一股黴味撲麵而來,寧宴掩了口鼻,打量塔內一層的樣子。
塔內的墻壁被設計成一格一格的,有的格子裏放著書,有的格子裏放著藏品,真假她看不出,但多數格子都空了。
“以前這裏都擺得滿滿當當的。”
張四海領著他們上了三層,也隻能上三層,再往上其實是擺設,既沒有樓梯也沒有房間。
“這裏,這裏。”張四海指著正中間的一個格子,“原來這裏放著一顆這麼大的夜明珠。”
他比劃了一下,足有一個海碗的碗口那麼大。
“這顆夜明珠是先帝賞給邊江王,邊江王給我師父放在這裏做鎮塔寶物的。這顆夜明珠在皇宮的內務府裏,都登籍造冊的。”
寧宴打量著空了的格子,裏麵正中的位置顏色更亮,曾經應該有很長一段時間,都擺置著東西的。
“七月二十,貧道像往常一樣進來灑掃,就發現夜明珠不見了。”張四海垂頭喪氣坐在地上,“貧道每隔三天都會來一次,鑰匙也隻有貧道一個人有。”
今天是八月初五,東西丟了有半個月了。
“要是找不到,東西流出去被聖上知道了,貧道這顆腦袋肯定難保。”
塔內是沒有窗戶的,所有人想要進來,就隻有走門。
餘道林拐了拐寧宴,在她耳邊道:“鑰匙隻有他有,說不定監守自盜。”
寧宴覺得還真是不能排除。
“噓,”寧宴回道,“就算查到最後,他是賊喊捉賊,我們也得收錢。”
餘道林捂著嘴巴偷笑。
“二位笑什麼?”張四海炸毛了一樣,“二位莫不是覺得是貧道監守自盜吧?”
寧宴麵無表情地安慰他,“我們都是專業的,不會沒有根據地乳猜乳想。”
“那還差不多。”張四海鬆了口氣,“那你們快查,早點幫我把寶貝找到啊。”
寧宴走了一圈,並沒有什麼線索,地上的腳印也沒什麼意義,她則下了二樓和一樓各自看過,最後停在門邊。
門是鐵門,鎖很結實,做工也很特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