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喜萬分的李華趕緊讓族人們停止了動作。伏在森林裏靜靜的看著馬群,族人們雖然不懂李華為什麼要躲避前麵看起來並不危險的馬群,但是在李華的威望以及李華的刻意要求下,族人們還是一絲不苟的執行了李華的命令。
大約等了半個小時,馬群這才慢慢的離去。李華當然不會放它們離開隻是現在什麼都還沒準備好,如果貿然就去抓馬,肯定抓不到多少,馬受驚後恐怕在也就難得找到了。
占時,李華隻得派出了十人的小組去跟蹤那個馬群,在交代好要注意的事情後,又把族人們集中起來重新分配了任務。抓馬和造木筏都不能耽擱,李華也隻得分工進行了。
至於怎麼樣抓馬,李華著實費了一翻腦筋,李華也隻知道後世的套馬,但是在這個年代,自己尚且不會,這裏又明顯不會是大草原地帶,自然是更沒人會了。想了想,李華決定還是用網,這一原始人的利器。於是,李華分出了三十個看起來手巧一點的族人,由五個人負責采集其他的二十五人負責編製。
由於原始工具的落後,不過二十個木筏,李華帶來的族人也整整用了三天才弄好。三天的時間,網也編了大概有五百米,隻是如果要把那一百多頭馬全部抓住,這點肯定不夠的,在留下足夠的幹糧後,李華把這三十人留了下來,自己帶著二十人乘五個木筏先過了河。
建城的地址並不難選,一馬平川的平原上,反正李華也隻用選一個流水比較緩慢的地方就可以了。建城之前,當然先要造房子安置下來了。至於造什麼房子上,李華想了想還是采取了以土磚為主結構,中國六七十年代的那種房子。
要建那種房子首先是要做土磚,土磚對於李華來說並不難做,他小時侯不但看見人做過,自己還親手做過一塊,如今算是又派上用場了!
其實土磚就是紅土加了草精,做成型後,再通過陽光曬幹,就可以解決裂口的問題。這幹草到處都有,隻要把他們弄得小一點就可以了。紅土更是簡單,地下最多半米就有。
但是做這個,最好是有摸板,這樣做起來就要省事得多,質量和效率也要高好多。做摸板最好的是木板,但是木板並不是現在的工具可以製造出來的。怎麼辦呢?就在李華為難的時候,一個族人找來的一塊石頭做的石斧讓李華眼睛一亮,是啊!那是青石,青石板。李華趕緊讓那個族人帶了幾個人去尋找青石板。李華自己則交族人如何和泥。
在那族人帶回了大量青石板後,李華做好了模型,然後親自做了幾個後,族人們也有樣學樣的做了起來,有了摸板,族人怎麼做也不會走樣,隻是這磚要幹恐怕就不是幾天的事情了。有了這段空閑的時間,李華在交代了一個叫“和”的機靈小夥子主持這裏的工作後又帶著他的四個親兵來到了河的對岸,準備去把那一百多頭馬抓住,因為不管運輸還是組建騎兵都需要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