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戰事(2 / 2)

想想喬家跟向家之間,一個永王外家,一個儲君外家,在權利爭鬥中,絕對是你死我活的關係。

這喬首輔這個時候不趁機踩上一腳橫插一手,都稱得上一聲大公無私了,居然還能偉大到這種地步?

事有蹊蹺,一定事有蹊蹺!

感覺到同僚們各式各樣的探尋目光,喬行眼觀鼻鼻觀心,隻當做一無所察。

文帝沉吟了下,「向守則駐軍多年,跟邊軍將士們也有默契,直接由他子代父職,也是合適省事。那就由向守則擔任這大軍帥位,其餘愛卿可還有異議?」

「臣等無異議!」

「臣有異議!」

在一片齊聲應和聲中,這一道異議聲顯得尤其突兀。

眾人神色一頓,好奇望去,卻見禦史大夫陳禹站了出來。

瞧見是他,大家表情都有些微妙。

還以為是誰居然連首輔的話也敢有意見,原來是這位啊。

當官的最頭疼的就是禦史,而在諸多禦史之中,又以陳禹最讓人頭疼。

這就是一蒸不爛、煮不熟、槌不匾、炒不爆、響噹噹的銅豌豆。

敢言直諫,不畏強權,滿朝文武達官貴族,他誰的麵子也不給,端的一身正氣,倒有幾分孤臣的味道。

偏偏這人還頗受文帝看重,誰也不敢輕易勤他,唯有盡力遠著他躲著他。

「哦,陳愛卿有何異議?」文帝眼睛瞇了瞇,目光中多了幾餘疑惑。

「啟稟聖上,臣以為首輔大人所言讓向守則為大軍主帥,此事有些欠妥。」陳禹一字一頓地道。

眾人摸不著頭腦。

這主帥犧牲,副帥頂替其位本就平常,有何不妥?

文帝掃了底下臣子們麵上的表情,又看著陳禹,「愛卿繼續說下去。」

「聖上,沛城地勢優越,向來是易守難攻,此番卻遭受重創,將士死傷多達十萬,實屬異常。

臣以為這裏頭雖有敵君不期而至,我軍倉促應戰的原因,更多是主帥向盛康對敵情錯判、疏忽冒進的結果。」

此話一出,文武百官頓時嘩然,議論紛紛。

文帝目光沉沉,盯在陳禹身上,「說下去。」

陳禹深吸口氣,繼續說道:「沛城之難,向盛康當負全部責任,向守則既為其子,又為副帥,也是難辭其咎。

因此,微臣以為向守則不宜擔任邊軍主帥這一要職,甚至應該立即解職,押解進京,等候發落。」

這話更是直接激起千層浪。

所有人看著陳禹的眼神都變了。

向守則可是皇後娘娘的兄弟,太子殿下的舅舅,這陳禹開口就要下罪,這位可真敢說!

就在眾人驚愕之時,卻聽陳禹還要繼續開口,「還有……」

還有?!

百官紛紛瞪大眼,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還想怎麼樣,他真的不想要命了?

「向盛康雖死但這十萬將士性命卻不是他一條人命就能交代得了的。」

陳禹強忍著拭汗的衝勤,努力維持聲音平穩道:「臣以為應該將向氏滿門下罪,以儆效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