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氏笑著,「你外祖跟陶老太傅同朝多年,兩家肯定有來往。不過自陶老辭官之後,漸漸開始閉門謝客,這才少了聯繫罷了。」
辛鳶好奇,「陶家是怎樣的人家?」
「陶老至誠高節,對庸王可謂是竭智盡忠。當年庸王初登大寶,根基不穩,若非陶老一直在背後指點,他也未必能坐穩這江山。
因此,庸王在位時對陶老向來都是恩寵有加,很是倚重。」
說到這裏,顏氏就不由感慨,「若是當初陶老沒有辭官,而是一直在庸王身邊輔助,興許庸王後麵也不會做出那麼多荒唐事。」
「那陶老是因何辭官的?」
陶東梁辭官是十餘年前的事情了,那時候他才未及花甲,庸王對他又那麼倚重信任,他在朝政上還大有可為,怎麼說辭官就辭官了?
「不知。」
顏氏搖頭,「消息挺突然,那時陶老忽然就上表乞老了,而且極為堅決,任庸王如何極力挽留,他就是執意辭官。在那之後陶老便直接閉門謝客,斷絕與各家的往來。」
「這麼奇怪?」辛鳶一陣狐疑。
顏氏也嘆氣,「事後很多人都猜測可能跟其子陶曜文的意外有關,也是,陶曜文雖然不是陶老親生,但是二十幾年悉心栽培,已經跟親生子無異。
就這麼白髮人送黑髮人,換了誰也受不住這打擊。」
辛鳶一怔,「娘您說陶曜文不是陶老親生?」
顏氏點點頭,「陶老夫人年輕時傷過身子不能生育,陶老又未另納他人,為免後繼無人,於是便從同宗子侄中過繼了陶曜文。」
「原來還有這事啊。」
辛鳶不禁感嘆,「這麼說來陶老太傅還真是位重情義的好男人。」
在這特殊的時代,以陶東梁的身份地位,三妻四妾其實平常。他卻沒有這麼做,對無法生育大的妻子從一而終,實屬難得。
「是啊,不止是陶老,便是早逝的陶曜文德行也是為人稱道的,所以我才疑惑這陶妃婉怎麼品行如此不堪,實在讓人失望。」
辛鳶禁不住又問了,「那陶妃婉呢?她跟太皇太後有什麼淵源嗎,無緣無故的,怎麼太皇太後就對她百般寵愛,這也太不同尋常了吧。」
顏氏回憶著,「這事確實出乎不少人意料,那時候陶妃婉隻得四五歲,生得玉雪可愛聰明伶俐,極得太皇太後的眼緣,收其為幹孫女,封了郡主。
興許問題就出在這裏吧。
陶妃婉小小年紀就得蒙恩寵封了郡主,常年陪在太皇太後身邊。太皇太後非慈之慈,愛之適足以害之,反而養成了陶妃婉刁蠻驕橫的個性。」
辛鳶默默聽著,不予置評。
顏氏繼續道:「不過說起來也巧得很,陶妃婉被冊封郡主沒多久,陶曜文就發生意外溺水去世了,再之後陶老就辭官了。」
辛鳶眉頭勤了下。
事情怎麼會這麼巧,這裏頭會否有什麼古怪?
「算了,不說這些了,盡是旁人的家事,說多了也沒意思。」
顏氏擺擺手,轉而說道,「陶妃婉那丫頭看著就是個被寵壞的丫頭,手段高明不到哪裏去,你自己留心一些很易應對。至於太皇太後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