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元年九月二十日,穿越眾在五月份時開荒的稻田裏翻滾著片片金黃色的稻浪,顯示出一副豐收的景象。由於開荒的時候穿越者就在稻田裏施放了肥料,采用了先進的耕作技術,稻種又是後世的良種,盡管施用的不是很標準的肥料,但是這施過肥料的稻田裏,稻禾比那些明朝人種的地裏的稻禾高大許多,結的稻穗也同樣是密集粗壯得多,這種區別一眼就看得出來。
穿越眾開墾的稻田快要收割了,為了擴大穿越眾的影響力,顯示穿越眾先進的耕種技術,臨高的每個村子裏都被穿越眾要求派出3至4個代表來參觀,觀察穿越眾的稻田產量,路途上的糧食消耗穿越眾直接用幾斤精鹽進行了補貼,因此代表們來的還是很積極。
短毛們揚言每畝收獲三石半的大米,就是330公斤的大米,不相信的人都可以親自來看。明朝臨高本地平均每畝產大米一石半,臨高本地的人一片嗤笑,都不相信短毛說的,都說短毛們腦子壞了,誇下這麼大的海口,收不了場,真是狂妄到天上去了。
穿越眾收割稻子的這一天,太陽還是散發著無窮的光熱,一會兒就可以把人曬得直冒汗,不過越來越多的臨高人跑來瞧熱鬧,都不在意酷熱的天氣。馬師爺和一些大戶人家的族人站在一杆大傘下麵說著話,雖然也感到很熱,可比那些站到太陽下的農民們舒服多了,他們可不認為短毛們是空口說大話的人,但是也不敢相信短毛們在種田上比得過有十數年的老農。
一畝地在數十人上午一起收割下,很快就收割完成了,下麵就是脫粒了,隻見短毛們的農民手下把這些稻穗捧在手上,來到一個方方的滾輪上釘有鐵牙的機器麵前,腳上一踩著踏板,那個滾輪就旋轉起來。稻穗放在快速滾動的鐵牙上,隨著稻穀從稻禾上被打下來,刺耳的嗤嗤摩擦聲鑽入耳朵裏,不過現在沒有人關心這個,人人的目光都放在那個在不斷轉動的機器上。
“這可真是水稻脫粒的利器呀,可比以前手工脫粒快多了呀,這些短毛真是厲害。”馬師爺讚道。
許多臨高的農民都想上前看仔細這個脫粒機,人流聚集了起來,這時聽見有人說:“不要擠,這種機器在白燕城的東門大市場有得賣,想要的人都可以去那裏買,現在不要擠過來了呀。”一些短毛的捕快過來吆喝著維持場麵上的秩序,很快就消除了這個小小的隱患。接下來就是稱重稻穀了。
一片哄聲從稱台旁邊爆發了,許多人喊著“四石半”,越來越多的聲音叫著,喊著,聲音直衝雲霄,整個稻田邊圍觀的人都知道了一個不敢置信的數字。有個大戶家的族人喊道:“這田地還是第一次種水稻呀,居然有這麼高的產量,直接逼近蘇杭之地的水稻產量了,太不可思議了,短毛們肯定施樂法術,絕對是的。”
接下來,假短毛們把從另外幾塊稻田裏收割好的稻穀進行了稱重,稻穀都是超過了四石,最高的一畝地居然有著五石的產量,真是讓臨高本地的農民們大開眼見。短毛們用事實證明了他們是最好的種田能手,沒有說大話。以前譏諷短毛的人馬上變成了目光短淺之人,成為人人嘲笑的對象,紛紛擔心短毛們的報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