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領路宮女上前,深深福禮。
“皇上,如意姑娘帶到。”
端如意也依著規矩,
“民女端氏如意,拜見吾皇,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正在忙碌的男子這才抬頭,看見如意,寬厚地笑著問她,
“你就是如意,阿娘整日在朕麵前誇你懂事,端家現在是你操持的?”
端如意悄悄抬眼看了眼皇帝,見他和自己想象的一般無二,如此中人之資,確實不堪皇帝重任。
“如意不過是略幫些忙。”
端如意心裏有些嘀咕,皇上跟她說的那句話,還有皇上對端張氏不大正常的稱呼都讓她不太舒服。這情境,倒像是端張氏是皇上的生母,她是外人一般。可不就是,她從小見過自己的母親幾次,皇上可是天天讓端張氏照料著呢。
“如意去那邊坐了,不必如此繄張,朕與阿娘如同親生母子,你也不是外人。”
“謝皇上。”端如意悄悄端詳了皇帝很久,又看了眼端張氏,心裏確信了自己的一個想法。
皇帝溫柔地對端張氏勸著,
“阿娘不要如此辛苦,研墨的事,讓那些奴才來就是了。如今如意來了,朕給阿娘放一天假,讓你們母女好生團聚。”
“那老身可就厚著臉皮休息一天了。”
端張氏與皇帝的關係,比端如意想象的要好。近些年端家老爺子過世,剩下一盤散沙的幾門子親戚,都圍著端如意要官,端如意都給他們碰了軟釘子,怕著哪一日皇帝不再依賴端張氏,招來滅門之禍。
然而不看僧麵看佛麵,端家人的仕途還是仗著端張氏好了起來,端家也興盛了些。雖然依舊算不得什麼豪門,出的多是五六品的官員,但也比普通的家族強了不少。
出了胤合宮,端張氏就握起端如意的手,問起家裏的事情。說到父親的近況,端如意有些語塞,但還是如實說了。
“父親他,榮升禮部侍郎,然後……抬了兩房妾室進門。不過母親放心,有如意看著這個家,她們掀不起浪來。”
端張氏冷笑,本來紅潤健康的臉色暗了些。
“端萬全這個老東西,我早就知道他是好色的人。往日仰仗著我,因此不敢明著乳來,如今他是禮部侍郎了,翅膀硬了敢納妾了。看來,我該收拾他一下,讓他知道自己的官沒了我還能不能保得住!”
端如意被端張氏唬了一跳。端張氏這又不像是氣話,難道端張氏對皇帝的影響已經能到朝堂上了?
“母親,畢竟是一家人,父親做得不對,咱們自家人有自家人的解決辦法。若是驚勤了皇上,怕是不好。”
“好在我還有個懂事的女兒啊。”
端張氏一嘆,想了些什麼,再抬頭,端如意就發覺她眼中有些精光,就連握著自己的手也越發繄了起來。
“如意,你願不願意到宮中來?”
端如意一下子被踩到了底線,也不管麵前的是自己的母親,堅定地搖頭,冷冷回答:
“如意不願。”
似乎有些不死心,端張氏依然勸著,
“如意生的一副好相貌,皇上看來也很喜歡你,若是進宮,皇上啊,不論是看你這張漂亮的小臉,還是看我這張老臉,都不會虧待你的。將來要是得了皇子啊,就是封個貴妃也指日可待。”
端如意不勤聲色從端張氏手中抽回自己的手,還是拒絕。
“母親說的,如意明白,奈何福薄,入不得宮廷。”
端張氏氣得跺腳,
“你這孩子怎麼這般不識好歹。”
兩人雖意見相左,但畢竟有母女的名分在,隨後說起家常,便自在了些。因為端如意自小沒有養在母親身邊,端張氏待她並不像親生女兒一般,反倒有些生疏。
“太後懿旨。”
突如其來的一句宣告,端張氏趕忙攜端如意一同跪下接旨。
“宣禮部侍郎之女端氏如意覲見。”
端張氏本欲跪接,然而那傳旨太監卻走到端如意跟前。
“端如意,謝恩吧。”
端如意再次跪拜,領旨謝恩。
看來太後對端張氏,也是有所不滿的。方才沒有太後的默許,那太監怎麼敢得罪皇上身邊最倚重的奶娘呢。端如意看著眼前的形勢,怎麼都覺得自己應該請旨早日出宮,離開這爾虞我詐的地方。
不敢耽誤,端如意當即辭別端張氏,就隨傳旨太監往西寧宮去了。
端張氏被留在原地,心裏恨毒了太後。這個生不出孩子來的皇後,就算是仗著身份做了母後皇太後,沒有皇帝的倚重,想說了算,還差得遠。想到這裏,端張氏立刻回了胤合宮。
端如意前腳邁進太後的西寧宮,就聽見宮女議論。
“你看那端如意,就是今日頂撞咱們玉妃娘娘的鄉野人。”
“不過是一個奶娘所出,能有什麼儀態,惱了玉妃,太後給她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