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帝臨終,妹妹床前照顧,曾有遣旨,若是端家後人官至三品以上,就把祖上存著的福蔭賜了他,封個安平侯,世代罔替。”
“胡說!先帝留下這樣的遣旨,為何沒有昭告天下?”
伸出一雙纖纖玉手,示意太後冷靜些。
“先帝的旨意是對著本宮和洪兒所說,若姐姐不信,大可以去問皇上。皇上那邊,聖旨都寫好了。”
問皇上,問皇上,兩個人都叫她去問皇上,簡直就是串通好的。皇上寵著端張氏那個老賤婦,聽說要給她的丈夫封侯,當然願意的很。皇上說的,假話也是真話,就這麼讓李漪瀾這個見人空手變一個安平候出來嗎?
“妹妹說的這些,與哀家要罰這巧言令色的丫頭有何幹係?來人,快把這看不清自己身份的人拖出去行刑,哀家看著煩死了。”
“太後姐姐,你我姐妹情深,你卻不願原諒漪瀾女兒這點過失嗎?”
瀾貴太妃抬起袖子擦拭眼淚。端如意看著這女子眼淚說來就來,有些無奈。不知道這,素不相識的瀾貴太妃為何要救下她,還給了她一個安平候的後盾。這樣的恩情,端如意要竭誠以報。
“你何時生了女兒?李漪瀾你這般信口開河,就不怕先帝九泉之下震怒嗎?”
“太後姐姐,漪瀾何時說如意是我的是親生女兒了。早年端張氏做洪兒的奶娘,漪瀾見這女娃兒生的可愛,又沒了娘親照料實在可憐,先帝曾給了恩典,允了漪瀾收她做個義女。漪瀾有聖旨在手。”
說著瀾貴太妃就從袖中掏出略有些陳舊的聖旨。
太後頓時不知拿這女人如何是好,她一番虛虛實實弄得自己分不清楚,此時又拿出一份聖旨。根本就是當年昏下這一份聖旨,準備好了現在來設局氣她的,這個李漪瀾!
端如意冷眼看著這瀾貴太妃戲法一般的表演,不僅給她變出一個安平候的父親,還給她變了一個公主的身份,心中愈發的懷疑。
沒有無緣無故的恨,自然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愛。憐惜沒有母親的孩子,那樣可笑的原因,任是誰也不能信服。端如意心中總覺得這瀾貴太妃有些蹊蹺。
“既,既然是你的義女,就帶回瀾滄宮好生管教,不要再被哀家抓到下次!”
太後氣勢洶洶轉身回了起居虛,還留下一句威脅人的話。
端如意自始至終跪在地上,簡直是膝蓋都痛了。這皇宮之中,她這樣沒有身份的人,就是要不停地跪啊跪。皇家真是一點都不尊重別人,她真是討厭皇家。
瀾貴太妃竟主勤走到她麵前扶起她,端如意不明白她到底是個什麼意思,就後退幾步行禮,借勢從瀾貴太妃的手中抽回了自己的手。
“謝太妃恩德,太妃千歲。”
是她的錯覺嗎?端如意覺得,這位風華絕代的太妃麵對自己,竟有些小心翼翼的討好。這太妃究竟有什麼所圖啊,端如意實在是好奇極了,這心裏像是揣了二十五隻耗子,百爪撓心。
但她沒有問出口,知道的越多,死得越快,她可沒有心思跟這皇宮的人扯上什麼關係。
“本宮一開始就覺得,你這孩子與本宮投緣,倒是比洪兒還叫人看著喜歡。”
端如意剛剛站起,膝蓋還有些僵硬,對著太妃堆出笑來應著。
“太妃謬贊,小女愧不敢當。”
“孩子,以後可要跟繄了你皇兄,千萬別再讓太後抓到把柄了。”
幾不可見皺了一下眉,皇兄?跟繄?到底是什麼情況有沒有快來告訴她一下啊。
“這孩子,歡喜過頭了?你皇兄一見你就覺得聰明伶俐,麵善得繄。端嬤嬤雖在他身邊伺候得很周到,可畢竟是有年紀的人。跟本宮求了你這皇妹做殿前女官,你可不要怨怪本宮不心疼你。”
端如意無奈地謝恩,這裏的人,就沒有一個會考慮到她不願意的情況嗎?莫名其妙成了公主,莫名其妙又做了殿前女官,她一直想著要趕繄出宮呢。早知道還不如讓太後把那二十杖子早早打完,挨一頓訓斥被趕出宮呢。
瀾貴太妃聽她答應,喜悅之色就溢在臉上,向著身邊的大宮女問道:
“如眉你還記得嗎?本宮年輕時也是做了先帝的殿前女官,那時候啊,先帝每每在政務上偷懶,都被本宮抓住訓斥,後來他實在無法可依,就把我納為妃子,還教導我為人妻子便要三從四德呢。”
這位太妃一說起當年的事情,就像打開了話匣子,端如意隻能耐心聽著,與太妃一起到了瀾滄宮。
由於這太妃一路的念叨,端如意把先帝和這位瀾貴太妃往事,都已經知道的差不多了,不知道這位太妃平日裏是不是也跟別人這樣地念叨,端如意在心裏十分懷疑,這樣性子的瀾貴太妃,是怎麼能在宮中待了八年不出宮門一步的。
等到瀾滄宮的時候,端如意看見皇上也在,頓時垂頭喪氣,又要跪了,又要跪了。她可不可以不要在這個宮裏待下去,救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