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鳴順著朱高熾的指點,回頭一看,竟然看見了一個一輩子也想不到還能見到的人。她顫抖著,一步一步走上前,小心的伸手去撫摸那道在夢裏出現了千百次的劍眉,手剛伸出去,又唯恐是夢般的收了回來。她哆嗦著嘴唇,感覺心裏有千言萬語,就是說不出來。最後她苦澀的一笑,萬般艱難的喊了一聲:“爹。”這一聲婉轉百折,有期待,有甜蜜,有苦澀,還有一絲依戀。
而被她叫爹的這個人從剛看見她就是滿臉的激動,到後來又壓下了所有的情緒,最後‘撲通’一聲跪倒在地大喊道:“微臣胡濙參見皇後娘娘,娘娘千歲千千歲。”臉上極為虔誠。
鳳鳴看著這個跪倒在地的男人,看著他花白的頭發,心裏一陣酸痛,她壓製住心底的難受,僵硬的臉皮扯出一絲笑容,她淡淡的說:“胡大人請起。”
胡濙很是聽話的站了起來,他憐惜的看了一眼鳳鳴,最後又看向朱高熾:“微臣先行告退。”朱高熾淡淡的點點頭,他很是從容的退下了。
不料剛走到門口,鳳鳴便叫了一聲:“胡大人留步,請到偏殿等候,本宮還有話問你。”
胡濙苦笑一聲,恭敬的應了一聲‘是’,便昂然的走到偏殿。
鳳鳴這才苦澀的看向朱高熾:“你一直都知道,是不是?——你們都瞞著我是不是?”
朱高熾見了忙好聲好氣的哄她:“這是父王的命令,我怎麼敢違背呢?”
原來十八年前,一直秘密蟄伏的胡濙【也就是假死的溫明嵐】接到一個命令——他接受了秘密的使命,獨自出行兩湖江浙,探訪大小寺廟,隻為了尋找朱允炆的行蹤,十年之間費盡心力,卻毫無收獲。
胡濙十分清楚,朱棣絕對不是一個可以商量的人,自他接受這個任務起,自己的命運就隻剩下了兩種結局,要麼找到朱允炆,要麼繼續尋找,直到自己死去,另一個人來接替他。
沒有同伴,沒有朋友,不能傾訴也無法傾訴,胡濙就這樣苦苦尋找了十幾年,這期間他沒有回過家,連母親去世他也無法回家探望,因為在使命完成之前,他沒有回家的權力。
朱棣也並不是刻薄的人,他深知這項工作的辛苦,永樂十四年(1414),他終於召胡濙回來,並任命他為禮部左侍郎,從小小的給事中一下子提拔為禮部的第二把手,胡濙成為了眾人羨慕的對象,但隻有朱棣和胡濙本人才知道,這一切不過是對胡濙從事的秘密工作的報答。
曆時十年,胡濙沒有能夠找到朱允炆,他隻得回到朝廷做他的官。
這個人真的還存在嗎?或許這一輩子也找不到他了吧。
三年後的一次任命打破了胡濙的幻想。
永樂十七年,朱棣再次命令胡濙出巡江浙一帶,這次任命看似普普通通,實際上是另一次尋找的開始。我們有理由相信,這次朱棣是獲得了準確的情報,朱允炆就在這一帶!
一定要找到他!
然而胡濙這一去又是幾年毫無音信,這下子連朱棣也幾乎喪失了信心。
胡濙一直在找,朱棣一直在等,二十年過去了,兩個青年人的約定變成了老年人的約定,朱棣的身體也是一天不如一天,恐怕等不了多久了,但約定還在繼續,也必須繼續下去。
就在看上去朱允炆即將被劃入永遠失蹤人口時,事情出現了意想不到的轉機。
這個懸疑長達二十年的問題終於得到了解答,在一個神秘的夜裏。
永樂二十一年的一個深夜,遠征途中的朱棣正在他的行在內睡覺(帝已就寐),忽然內侍前來通報,說有人前來進見。
被吵醒了的朱棣很不高興,這也是人之常情,即使普通人也不願意在熟睡之際被人從美夢中驚醒,但當內侍說出前來進見的人的名字時,朱棣如同觸電一般地立刻睡意全消,他命令馬上召見此人。而這個深夜前來吵醒朱棣的人正是胡濙。(聞濙至,急起召入)
朱棣的心中充滿了興奮、期待、和恐懼,他十分清楚,如果沒有他的命令,胡濙是絕不可能私自回來的。而此刻胡濙不經請示,深夜到訪必然隻有一個原因——他找到了那個人。
胡濙見到了朱棣,告訴了他自己所知道的一切,兩人交談了很長時間。(悉以所聞對,漏下四鼓乃出……至是疑始釋)
鳳鳴聽了朱高熾的解釋,不但沒有拭去傷痛,反而更加難過:“也就是說,他已經有個家了。那我母親又算什麼?我又算什麼?這一切都是個笑話!”語氣裏是說不出的悲憤欲絕。
朱高熾聽了她的質問,也很為當年的事感到愧疚,但他還是走上前,柔聲道:“阿鳳,你還有我啊。”
鳳鳴聽了苦笑一聲:“我也隻有你了。”說著一滴淚便流了下來,隻把一旁的朱高熾看的心裏一痛,忍不住暗暗抱怨起來。他走上前輕輕擁住她,不停的安慰。
起點中文網www.qidian.com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