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世天王 論強不過勢(1 / 2)

且說,觀世音菩薩與那惠岩行者,出言來攪了佛場,所要的,自然也就是求見唐王皇帝的。如今見得是這般被帶了上去問話,雖然與之原本的計較有些個差異,可是隻要能見得唐王陛下,觀世音倒也不太在乎。

諸虎賁之士推推搡搡間,便把兩個疥癩和尚給推至禦駕前來。

“你二人既來此處聽講,隻該吃些齋便了,為何與我法師亂講,擾亂經堂,誤我佛事?”本來太宗皇帝就已經有一肚子的氣,可是沒處撒呢,現在倒好,又冒出這般兩個人物來,心裏頭那個怒火,那是蹭蹭蹭的直往上冒,就差點吼出來,直接拖出去亂棍打死得了。

見得太宗皇帝怒起,觀士音菩薩與下惠岸行者所化的兩疥癩和尚倒也不急,卻見那觀士音輕笑道:“稟陛下,隻因小僧見得你那法師講的隻有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升天,隻可渾俗和光而已。小僧曾聞我佛如來處有大乘佛法三藏,能超亡者升天,能度難人脫苦,能修無量壽身,能作無來無去可以度亡脫苦,壽身無壞。遂才起意問得這法師可會否?”

觀士音本來以為自己拋出這等大法來,這太宗皇帝一定會哈哈大樂,哭著求著問自己要傳他的大乘佛法的,卻不想,這太宗皇帝卻隻拿眼瞟了他師徒二人一眼,卻把個神情全盯住在場的諸大臣們道:“卻不知諸位愛卿對這大乘佛法又有多少了解?”

太宗皇帝,絕對是一位真真正正的大帝,一代天驕,他的江山,可都是他帶著一眾兵馬一刀一槍給打出來的,他隻相信於自己的文治武功,對於生死之事,早就看得淡了去了。

你跟一個見多了生死的大將去談什麼生死,那簡單就是一種笑話。

這一次看這佛門水陸大會的戲,太宗皇帝甚至於連公主,王子都一並而帶得來了,其它朝中文武大臣又哪能少,幾乎有名有姓的全都在這裏,此時就有那太史丞傅奕出來諫道:“西域之法,無君無臣無父無子,以三途六道,蒙誘愚蠢,追既往之罪,窺將來之福,口誦梵言,以圖偷免。且生死壽夭,本諸自然;刑德威福,係之人主。今聞俗徒矯托,皆雲由佛。自五帝三王,未有佛法,君明臣忠,年祚長久。至漢明帝始立胡神,然惟西域桑門,自傳其教,實乃夷犯中國,不足為信。”

又有丞相蕭瑀諫言道:“禮本於事親事君,而佛背親出家,以匹夫抗天子,以繼體悖所親,此大逆也;人我不生於空桑,乃遵無父之教,正所謂非孝者無親,我中華上古以孝傳經,以孝治天下,何敢以無親而做此絕人後之事耶?如此大乘妙法,便是地湧金蓮,亦是要不得。”

好嘛,這丞相蕭瑀和太史令傅奕老兄都說了什麼,生死有命,富貴係人為,而佛教卻總是叫人口誦梵言,以求來生。

而佛教又是背親出家,所謂的斬斷塵緣,便是如此,可是,我堂堂華夏自古便以孝治天下的,可是,這佛教卻要人棄父母兄弟姐妹而不顧,不認親情,這是孝嗎?

更可恨的是,就如那蕭丞相所說,人不是從空氣中來的,是要父精母血而生就,更要遵父教,母育方才可為人,可是佛教直接叫人絕後,所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這佛門如此無君無臣無父無子之言,不要也罷。

蕭丞相,太傅太史,這二位這話說的,那可就重了,隻說得那觀世音臉色一片煞白。可是他又不能去爭辯些什麼,這些可都是佛門教義,早明了於諸天洪荒世界,誰人不知,哪個不曉。

聽得眼前這兩個凡人,如此斷章取義於他們的大乘佛法,一直努力維護著佛門的惠岸行者不由得把個臉憋得通紅,終是沒能忍住而大聲指責出聲:“放屁,你們兩個斷章取義一派胡言。。。”

他們佛門的大乘佛法不是這樣的,哪有斷人子嗣,絕人後代這麼狠毒的事情啊?

隻是惠岸這一聲怒吼,卻是要不得,卻隻讓在場的所有人,都把個眼光怒視著眼前這疥癩和尚。

小樣,你當你罵的是誰,你罵的是當朝丞相和太史令,罵這二人,你就等於是在打太宗皇帝的臉。你說太宗皇帝能不怒嗎?

當時太宗皇帝的臉就綠了,卻見得那太宗皇帝忽拉一身便站起身來,幾乎是用吼的聲音把話給說了出來。

“我大唐虎賁何在,就如此縱容這兩潑僧在此汙我臣工也?”

上古大神有說帝王一言可造神無數,帝王一怒亦可殺神無數,說的就是在上古時期,如那天地人三皇般,隻要他們一句話,人族億萬萬兆百姓香火願力所聚集處,光靠這香火願力就能造上許多大神出來,可若是帝王一怒,要殺這神,那也是易如反掌。

隻因帝王乃是人間真龍天子,受天道庇護,若有神犯人間律法,殺之,無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