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安邑舉兵,天時地利人和~(2 / 2)

安邑就是現在的運城,是山西省。

這裏全國鐵礦存儲量極多,位居全國前三。

第三喜是糧食,這裏臨近黃河水資源豐富,又是平原十分適合產糧。

第四喜,地理位置。

周、秦、漢、唐皆是關中為根據地起家。

都說得關中者得天下,可大家不知道想要出關必拿河東地區。

畢竟關中和河東僅一河之隔,得河東者關中進出自如。

這也是白波軍屯兵河東郡,迫使董卓不得不退回關中長安的重要原因。

衛寧想通一切後發現如今地利、人和皆有,唯一差天時。

而這個天時,作為穿越者,他知道也即將到來。

如此開局何愁天下不得,古有隆中對,今有安邑對,他的心中已經製定好了戰略規劃。

衛寧對未來的發展一片光明,不禁笑出了聲。

“仲道,為何發笑?”衛覬疑惑的看著衛寧,不知道他心中又有什麼打算。

“如果我能讓粗鹽變成細鹽,讓其他家族從中獲利,可否打動他們?”衛寧一本正經的問。

衛覬先是一驚,不敢確定自己聽到了什麼。

“你剛說你能粗鹽變細鹽?”衛覬的聲音很大,其他長輩也都聽的一清二楚。

“沒錯,我有辦法粗鹽提純變成細鹽。”衛寧自信不滿滿,其他人也將信將疑。

衛寧今天給大家太多意外,以至於不再覺得是完全的胡編亂造。

“你若真能造出細鹽,以鹽之利完全可以打動其他士族加入,此事你有幾成把握?”衛覬激動不已雙手緊緊握住衛寧臂膀。

鹽在古代的利潤極其恐怖簡直暴利,如今做成細鹽定會讓河東郡的那些達官顯貴趨之若鶩,沒人會跟錢過不去。

“百分百把握!給我三日時間先做一批細鹽出來,屆時再麻煩兄長跑一趟遊說各個家族。”衛寧沒有搞過這活,時間上做了保留。

“沒問題!這點辛苦算什麼,有了細鹽此事為兄一定辦妥。”衛覬拍著胸脯保證道。

“一旦舉兵成功,四方響應,你準備如何剿匪,可有良策?”衛明沒有太過於沉浸細鹽的喜悅,又快速拉回到現實問題。

“二月中旬董卓將會火燒洛陽退守長安,白波軍勢必與董卓交戰,此時他們定會元氣大傷,我們以逸待勞再去攻之,同時讓王郡守發布詔安檄文,軟硬皆施白波軍可破。”衛寧一口說出自己的想法。

董卓退守長安便是衛寧等待的天時,如今洛陽各路諸侯都虎視眈眈。

白波軍也不會在這個時候去關注衛寧的舉動,畢竟他們號稱十萬之眾,想要拿捏一個剛起步的剿匪軍,輕而易舉隨時都能辦到。

這也導致他們會優先處理董卓,那裏可聚集天下財富,自然不會把心思放在安邑上,為這點小風浪絆住。

孰輕孰重,利益已經為他們做了權衡。

這也讓衛寧的舉兵計劃有了喘息的時間。

“董卓遷都?你確定?事關重大,可是有蔡伯父書信告知?”衛覬對此事頗為關心。

“非也,是局勢而定,董卓不得不退。”

衛寧沒有順著衛覬的邏輯,選擇直接否定是蔡邕告知。

如果這樣說肯定可信度極大,但如今衛覬的地位在大家心中比衛寧高。

衛寧必須從此事告訴大家,他衛寧並非鼠目寸光之輩,也是有極高的戰略格局,是走一步已看十步的人。

以此來提高自己的地位,這樣聽從他的人才會信服於他。

況且董卓遷都是板上釘釘的事情,隻需要靜待發生即可。

衛寧把自己的看法和觀點,還有對局勢的了解結合地理曆史加以給眾人分析。

“妙!實在是妙,沒想到仲道在軍事上也極有天賦,以你的才能,兄長我真是自愧不如。”衛覬很欣慰的看向衛寧毫不吝嗇的誇獎道。

“兄長過獎了,兄之才能在於廟堂,在於律法,以後安置流民,平複民心還得依靠兄長。”衛寧朝衛覬拱手作揖以示感謝。

“哈哈哈,你們二人兄友弟恭,我衛家必再次興旺。”衛明看到這一幕開懷大笑,人逢喜事精神爽感覺人都年輕了幾歲。

其餘長輩也都跟著同樂同喜同賀。

如今衛寧錢、糧、鐵三者皆齊,坐等假以時日變成士兵和兵器,又有河東郡人才加入。

天時、地利、人和都將站在衛寧這邊,兵強馬壯,一統天下,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