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剿匪成功,作為太守必定平步青雲更上一步,大家互相成全。
“哈哈哈,此願更是河東百姓之願,我不求名垂青史,但求問心無愧。”王邑不動聲色的置身事外,完全不承認是為一己之私。
衛寧暗罵好一個老狐狸,不愧是當官的,一套一套的,明明想要還擱這騷得慌。
“那就讓我們共同舉兵為命請願,還河東太平。”衛寧笑道。
“哈哈哈~伯覦、仲道請,裏屋詳談。”王邑抬手指路。
一番互相吹捧寒暄後,王邑帶著衛寧和衛覬來到會客室,拿出一份河東郡的地圖擺放於桌前。
看到此圖衛寧知道,終於要步入今天的正題了。
“兩年前也是二月在白波穀一帶由郭泰起事組成,短短兩年他們機緣巧合又聯合起正在內亂的南匈奴於夫羅破太原郡,西河郡,河東郡,在這三地徘徊,已聚集十萬之眾,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這是最新打探到的兵力分布圖。”王邑簡單介紹道。
南匈奴?
衛寧聽著咬牙切齒,蔡文姬就是被他們拐走的,要是找到左賢王劉豹,一定把他給閹割了。
王邑指著地圖的位置緩緩說道:“於夫羅又跟張楊依付袁紹屯兵漳水,他本想請漢靈帝做主討回自己單於的位置,可惜靈帝駕崩,已無力幫他。”
“郭泰、楊奉如今駐紮芮城約有2萬,韓暹有兵7千駐紮在風陵渡,李樂有兵7千留守太原郡,波才有兵5千留守河西郡,徐晃有兵1千負責沿途軍糧運送安全,負責籌糧的是郭平。”
衛寧心算這個兵力和自己估計的到也不差,號稱十萬餘眾果然是含了家屬,實際兵丁也就4萬左右。
“為何徐晃隻領兵一千?如此名聲在外的大將豈不是糟踐?”衛寧疑惑。
“徐晃雖勇猛說到底也是楊奉手下的部將,他本無私人部曲,楊奉給多少他隻能帶多少,況且楊奉此人心胸狹隘又豈會容忍他做大功高震主,而且他自己也隻有8千兵馬,一旦攻入洛陽少不得洗劫一空,自然是多留兵給自己。”王邑一番解惑直戳要點。
“前線隨時要打仗,這也是安邑時至今日還安全的原因之一,一旦等他們騰出手來,遲早會來啃這塊肥肉。”
河東郡大半土地都是白波軍地盤,安邑就是碗裏的肉,隨時吃怎麼吃都行,隻是這塊肉有點難啃,多少會傷元氣。
洛陽就是鍋裏的肉,大家都等著起鍋下筷子,誰有本事就誰多吃,吃完再回來吃碗裏的。
可惜大家不知道董卓要掀桌子帶肉逃遁,在座的各位都隻能吃屁,還會被他按著打。
一個個筷子拿起不敢動,唯有曹操、孫堅膽大可惜被徐榮打敗。
不過這些都是後話,隻有衛寧作為穿越者已經知道了結局。
“我們舉兵估計能籌集多少兵丁?”衛寧問出當下最關心的問題。
心中想著對方目前在河東郡的就有2.8萬,數目說少也並不少,還有隔壁兩郡1.2萬可以隨時夾擊,說實話壓力挺大。
王邑拿出一份竹簡攤開,這是河東郡人口戶籍的統計數據。
“河東郡人口約有56萬,除了被控製的一部分,我能傳達接收政令的地方人口約有30萬。”
“10人養一兵,豈不是能征3萬?”衛寧心中大喜,以前在網上看過大概是這麼算的。
“非也,若是全盛時期或許養的起,可如今田地荒廢,人丁不足,這也是前幾年統計的數據,非最新的統計,我估計約有25萬人,若按50人養一兵,可征5千。”
衛寧一聽心中涼了半截。
王邑看出衛寧神色複雜怕不信,又解釋道:“黃巾軍初起之時皇甫嵩在三河郡(河東、河內、河南)共征4萬,董卓派牛輔鎮守河東郡強征萬人後戰敗,如今能征5千已是不易。”
“唉~”衛寧輕聲歎息。
“有兵5千還得配備兵器、甲胄,牛輔當初也是臨時強征對百姓無道,加上沒有訓練才戰敗,如果兵士招的過多,養不起也無用。”
甲胄衛寧現在想都不敢想,人手一把刀都夠嗆。
“仲道莫慌,府衙有兵1千,衛家族中佃戶子弟出人可達2千,若其它士族加入滿打滿湊3千,也有1萬餘人,隻是剿匪尚需時日,自保肯定夠。”衛覬計算道。
衛寧心中開始思量,糧食不愁,其餘兵士自帶武器,唯有招募的士兵有武器上的缺口。
1萬戰4萬也不是不可行,畢竟自己還有天時,郭泰戰死,楊奉投降是曆史發展,天意不可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