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第二代混合架構計算機上市(2 / 3)

“好的,好的,我不多想。”

郭逸銘口中這樣說,可腦子還是停不住,過了一會兒,還是忍不住又說道:“林場的路修好了以後,修路隊不要解散!我們是靠著國內的名頭,趁著雙方信息交流不暢,在那邊反客為主,麵共和當地勢力都不敢luàn來。但以後他們反應過來,就不會這麼客氣了。所以要通過修路隊,將當地的人心徹底拉到我們這邊來,然後慢慢將這股力量消化吸收。等到我們在那裏站住了腳跟,那些地方勢力就算想興風作làng,也拿我們沒辦法了!

林場的路修好了,可以再修連接縣內各區的主幹道路。這對當地老百姓也有好處,他們會擁護的。還有跟國內相通的路也要修一修,蔣曉bō說路很不好走,走人和走牲畜沒問題,但車輛就顛簸得厲害。

等跟國內的路修通了,就在縣城裏開一家百貨公司,從國內購買各種日用商品過去,滿足當地人的消費需求。這既能為我們賺更多的錢,又能收買人心,同時還能為我們在當地紮根奠定基礎,正是一舉三得……”

和果敢方向聯係,他根本就沒有親自動身的念頭,而是派了蔣曉bō去。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雖說是那邊主動聯係,而且名義上也屬於麵共領導下的東北軍區,和這邊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可說到底,對方也是軍閥一類的人物,更是毒梟,心狠手辣,誰知道對方會不會一言不合就刀槍相向,他才不會自蹈險地。

他派蔣曉bō去,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膽小聽話。

這個膽小的家夥充當主事者,而膽大心細的陳虎卻充當保衛,這就有利於他居中調停控製,順利掌控局麵。

對於果敢縣的發展,他有全盤的計劃,但做事需要循序漸進,他並不急於一下子就將攤子鋪開。

要想富,先修路!

隻要把路修通,山裏好東西多的是,這就不再是純粹的單方麵投入,接下來的局麵,就很容易開展了。

郭逸銘靠在椅子裏昏昏沉沉,不知不覺,就睡了過去。

……

郭逸銘的感冒還沒徹底好,上次幾位部長sī下向他透lù的工資改革方案就正式對外公布了。新的工資方案在原有基礎上大幅上升,同時又增加了一個職務工資,即在等級工資之外,根據所擔任的職務高低,享受不同的工資待遇。

新的工資方案實行以後,基本上百分之六十的城鎮職工月收入都可以達到一百元以上,即便是最低工資收入,也可以達到五十元,增長幅度非常大。

在工資標準頒布以後,農產品價格曾有短時間暴漲。

但在實行票證購買的年代,人們憑票據、糧油本可以在國營糧店購買到平價米、油、ròu、禽、蛋等糧食副食品,因此糧價上漲很快就被平息下去。

對此農民的意見很大,認為他們一年勞作到頭,雖然年年豐收,收入卻沒有增加,種糧的積極性大受打擊。許多農民被迫轉向價格更高的蔬菜、水果的栽培種植,以及家禽家畜、魚類的養殖,以增加家庭收入。

而在城鎮,居民們卻是很高興,他們手中的錢更多了,能買得起的工業品也更多了。隨著消費需求和層次的增長,人們已經不再滿足於低級工業品,過去暢銷的收音機成為了滯銷貨,大量堆積在庫房賣不出去。

紡織業的迅速發展,布票第一個成為了過去式,正式退出曆史舞台。

布票的取消,帶來了縫紉機的熱銷,產量每月以17的速度猛增,一年翻一番到兩番都有可能。

國內能夠自產、而且質量不錯的收錄兩用機銷量卻是節節攀升。各廠家也紛紛按照用戶需求,生產出雙卡、單卡、大型台式、盒式收錄機、單放機等各種型號的產品。隨著貼片式元器件開始大量供應,上海收錄機廠近水樓台先得月,首先推出了隨身聽單放機,迅速成了熱銷貨,產品供不應求。

可惜國內的總體製造業產能仍然不足,大多數工業品仍然需要憑票供應。

自行車、洗衣機、電視機、手表……,在人民群眾暴漲的消費熱情麵前各種工業品都出現了一票難求的境況。

這種工業品的巨大消費làngcháo,也對手機的銷售產生了巨大推動。

中美電子研究所基站這邊暫且不論,西城1號基站信號覆蓋範圍內的手機用戶一個月就猛增了五百多台!照這個增長速度,光這一個基站,年用戶增長就將超過六千,高興得無線局的職工們天天笑容滿麵,對施部長高瞻遠矚的眼光讚不絕口。

幾個月的試生產,手機、基站通訊設備上下遊生產企業都已經熟悉了設備,掌握了製造工序,工人的培訓也基本完成。從2月份起,每天提供的各種零部件,就足以組裝800部手機,以供應市場。

照這個產能,每月可以向市場提供兩萬部手機,足以滿足全北京的移動用戶需求!

而且後續的其他零部件生產企業設備改造進行也很順利,大約在半年以內就能先後投入生產,到時候每月能夠向市場供應的手機將達到十萬部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