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門大學,李彩正坐在“戰爭時期的政治與哲學”的課堂上。成蹊沒有這門課,所以他就隨意找了個角落,好巧不巧的,池清夢和張千荷就坐在他前排。
整整一節課,李彩除了聽講就是望著池清夢的背影發呆。即將下課的時候,這門課的老師突然宣布讓每個人提交一份選題報告上來,然後他會根據選題的方向給大家分組,以便更好的指導。
李彩心中一動,聽到池清夢和張千荷在小聲地討論著選題的事情,不過讓他失望的是兩個人並沒有說自己將選擇哪個方向的。
下課後,李彩也不再糾結,徑直前往圖書館。上周趙正欲帶他去見了圖書館館長劉雲,也就是當初讓他進入潛門檔案館工作的那個人,可以說就是他改變了李彩的一生。
劉雲已經六十多歲了,看不出來曾經身為一個大區三把手的威勢,反而給李彩一種鄰家老爺爺的感覺。第一次見麵兩人聊得還算不錯,也可以說是李彩勉強通過了劉雲的考校。所以現在每周五沒課的時候,李彩都會去圖書館找劉雲。
按照劉雲的話來說,就是李彩雖然勤奮聰慧,但是畢竟小時候的經曆影響了看問題處理事情的方法。所以現在要教他慢慢改正掉。
進了圖書館,他乘坐電梯直上頂樓,然後通過專門的樓梯上了天台。一般這個時候,劉雲會在天台看書。
果然,劉雲躺在遮陽傘下的躺椅上,右手邊的茶幾邊也放好了一個小凳子。李彩略微加重腳步走過去,站到小凳子邊恭敬的道:“劉老,我來了。”
“坐吧,上次讓你想的問題想好了麼?”劉雲放下手中的書,看書名應該是一本平常的雜誌。
上次李彩離開之前,劉雲讓他回去想一個問題:有一個帝國的皇帝,他最信任的軍隊在邊關抵禦外敵,這時候國內發生叛亂。叛軍很快就會進攻到京都,但是京都的軍隊並不足以抵抗叛軍,唯有將邊關的軍隊調回來才行。這種時候,那個皇帝要做出怎樣的選擇。
李彩回去之後,並沒有翻找資料,因為他知道,劉雲想得到的是他自己的選擇。
他花了一天時間來考慮。這件事無非是調兵和不調兵兩種選擇,調兵可能導致外敵入侵、國土淪喪,不調兵可能會身死國滅。說實話,一開始李彩也很糾結到底該怎麼選,要是站在皇帝的立場,無論如何先保住性命和皇位才是最重要的。但是一國民眾肯定希望抵抗外敵入侵,至於皇帝是誰,就不再考慮範圍之內了。
就在這個思路下,糾結了很久的李彩終於想通了該如何選擇。此時聽到劉雲的提問,他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發現沒有太大問題之後,便開口了。
“如果是我的話,會選擇不調兵。”“哦?有什麼理由麼?”
“嗯......不調兵的話,隻是可能會被叛軍打敗。而調兵的話,外敵一定會入侵。甚至在軍隊撤回的途中受到致命性打擊,影響到京都軍隊的軍心。”
“就算這些都沒有發生,調回來的軍隊也順利將叛軍鎮壓下來了。外敵的入侵也會造成社會動蕩,引發民眾的不滿。並且在國境內的戰爭比國境外的戰爭給國家帶來的經濟負擔更重,再加上之前叛亂造成的傷害,很可能掀起新的叛亂浪潮。到時候要麼被外敵滅國,要麼被本國人民推翻,而且還遭到國民的唾罵。”
聽到李彩的答案,劉雲沉默了一會,道:“如果在這之前已經有一個帝國的皇帝需要做同樣的選擇,結果他選擇了不調兵,然後被叛軍擊敗後自殺了呢?”
“這......”李彩又重新陷入了糾結中。許久之後才帶著一絲猶豫開口道:“這種情況下,我可能會帶兵逃到邊關去,如果跑不掉的話,就調兵回來。”
劉雲點點頭,他沒有評價李彩的選擇,隻是說:“之前讓你做的選擇是曆史上真實發生的故事,隻不過久遠到現在的曆史教科書上沒有記載。那個皇帝做出了和你一樣的選擇,最後自殺身亡。”
李彩點點頭,卻聽劉雲接著道:“不過他是曆史上少有的毀譽參半的亡國之君,就因為他沒有調兵回援。”聽到這裏,李彩撓撓頭,一副若有所思的神情。
“好了,你說說這幾天都有什麼重點的新聞。”李彩聽到這句話,不由得打起精神。這也是劉雲給他布置的一項任務,每天看新聞,總結出來其中比較重要的。
他一邊回憶,梳理自己的思緒,一邊組織好語言將自己認為重要的新聞說出來。
在他說的過程中,劉雲不時會提問,比如“這條新聞有什麼含義”、“你怎麼看這件事情的後續影響”等。就這樣,等他說完,已經是四十多分鍾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