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得寶(1 / 2)

劉明和大多數農村青年的路一樣,高中一畢業就外出打工,一晃眼五年過去,一事無成,心灰意冷之際,家裏老媽還病重,無奈踏上回家的道路,擺在他麵前似乎隻有一條道路,務農。

劉明的家鄉在四川省的一個小村子裏,村子很搞笑的取了一個名字叫“幸福村”,幸福村挺大,一共還分為十組,劉明家就是幸福村三組的,龍泉灣。一個大院子,住著八戶人家。

回到家裏,一切都很平淡,隻是鄰居指指點的目光讓劉明覺得有些刺眼。在農村,一般出外打工都意味著能掙錢,如今劉明落魄回家,自己被鄰居指指點點,連父母都有些抬不起頭來。

母親胡淑琴的病是老毛病了,就是咳嗽的厲害。拉著劉明的手絮絮叨叨的說著一些想念的話。又有些恨兒子不爭氣,劉母到不是想劉明能掙多少錢回家。隻是有些恨鐵不成鋼。

姐劉春比劉明大五歲,四川女子的波辣在她身上能很好的體現。劉明一直都挺佩服他姐的,劉春早年也去過廣州打工,兩年給家裏帶了兩萬塊回來。如今找了個燈廠的工人,現在正在市裏,也就過節啥的能回家看看。

所以一說起劉明如何如何,總會把他和他姐來比較,劉明是相當鬱悶。

劉父劉立濤是典型的農村人,黑黑的臉膛,壯壯的,見了兒子回家就隻是說了句回來了。

晚餐倒是挺豐盛,劉父捉了自家田裏養的魚,做了一個芹菜燒魚和幾個小菜。

“二娃,你也大了,等過幾天就和你爸去地裏幹活吧。”看著母親已經有皺紋的臉和頭上依稀的斑白。劉明隻覺得這美味的芹菜魚食之無味。

劉明躺在木床上,手裏無意識的把玩著在深圳買的一個玉佩。玉佩才五塊錢,地攤上買的,上麵雕刻著一隻龍。活靈活現,當時覺得五塊錢也不怎麼貴,再說從來沒帶過玉佩,也圖個新鮮,就買了下來。

一隻蚊子嗡嗡的飛過。更令劉明心煩意亂。

一把拍死這該死的蚊子,手中的玉佩突然連同血液一起消失不見。

劉明一驚,然後腦子裏就突然出現一座小山,平整的一麵峭壁上寫著幾個大字:龍吟山。山壁中冒出一股泉水出來,上書:龍泉!居然跟龍泉灣差一個字。

劉明莫名的就知道原來這山是一位真龍飛升後留下的法寶,尤其龍泉更有化腐為奇的功效,栽種靈果用這泉水澆灌,可使靈果成熟期十倍縮短和品質更為上乘。

劉明幾乎瞬間就想到這水要是用來澆農作物會怎麼樣。要知道農作物和靈果所需的養分可是沒法相比,靈果都能十倍縮短,那玉米,小麥,水稻不得百倍千倍?

想到這裏,劉明狂喜的笑出聲來。

“二娃,你笑啥子?”“哦,媽,沒的事,你們睡嘛,我過幾天跟老爸幹活去。“

隱約傳來老媽說這娃懂事了,劉明越想越覺得開心,忍不住再想放聲大叫,又怕挨罵。邊想邊樂,然後迷迷糊糊的睡去。

第二天一大早,劉明就興奮的起了床,從家裏拿了個沒用的塑料臉盆,然後去外麵裝了一臉盆的泥土。把泥土放在自己的小二樓上,劉明又從櫃子裏抓了一把花生。

劉明的家一共本來一共三件大屋的,正門是堂屋,做飯都是在堂屋,然後裏間就是吃飯的地方,在中間用磚隔開,他爸媽就睡裏頭。最裏間是一間大大的倉庫。

劉明家還有一家老屋,是給他爺爺奶奶住的。現在兩老過世了。老屋後麵是豬棚。後來劉父劉母覺得去喂豬的地方太遠了,就在自己家邊上建了一個小二樓。樓下是一邊是豬圈,一邊是廁所,樓上就蓋了一間小房,小房前是一個小小的壩子,平時用來曬點少量的糧食或菜蔬啊什麼的。

至於樓梯,是從堂屋接上去的,將近兩米高的樓梯,然後在橫梁打了個一米左右的洞,要上樓就得這樣上。平時他爸媽倒是上來的少。

劉明拿了幾個大碗,把泥土均分了。然後把花生剝開殼,分個碗裏都放幾顆花生。

做完這些後,就是澆水了,劉明給自己鼓了鼓氣:成敗在此一舉了。

要拿出空間裏的水很簡單,隻要劉明一想就能出來。劉明給每個碗裏依次澆完泉水,做得很仔細。有的碗裏澆的多,有的澆得少,還分別有幾張小紙條寫了一下,壓在碗的下麵。

要按劉明的估計,既然靈果是縮短十倍,那花生這些普通的東西應該更短。如果就按十倍計,花生從播種到收獲也隻要區區三個月,也就是九十天左右,縮短十倍,那也才九天就能成熟。那豈不是說種田也是很有錢途的?

“二娃,下來吃飯了。“

劉明把幾個碗小心擱到牆角,然後下樓來。

早飯吃的是玉米糊就鹹菜。四川一般農家都愛醃鹹菜。劉明家裏有個大鹽缸,裏麵都是泡好了的底子。平時隻要把要醃的菜洗好扔進去就成,等個幾天菜一入味就可以吃了。玉米糊是用過年的陳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