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什麼不一樣,芮芮。”
蕭牧辰的眼神堅定的看著她,否定的她的話。
蕭牧辰想的很遠,也很細。
這一次,他決不允許出差錯,除去之前戰死的兩三千東海兵之外,一些戰敗的東海士兵逃的逃,跑的跑,保守估計,狄鴻文麾下的主力軍還有三萬。
而這三萬東海兵在外遊蕩的是大盛現階段最大的威脅。
這個威脅,都要在今天消滅!
出發的時間馬上就到了,蕭牧辰換上發亮的鐵甲,騎上戰馬,絕塵而去。
顧芮芮沒有出門相送,她坐在桌子前,目光看得很遠。
她的目光透過陽義關,看到了壯美的永靖山水,一輪紅日高高的掛在水天相接之處,將蕭牧辰那威風凜凜的神情,剪影成了紅色的長波。
紅色的戰馬風馳而去,大紅的披風鋒芒畢露,後麵跟著的是大盛兵的嘶鳴。
顧芮芮知道,蕭牧辰的眼光絕不局限於軍事,他不僅僅是一個會打仗的將軍,他對治國的能力,天下格局之事更加的注重,他是一個既能馳騁疆場的統帥,更是長策捭闔天下的君王。
盡管很殘酷,也很艱難,但是顧芮芮知道,要想取勝,他一定會這麼做。
可是這些霹靂手段是無法讓東海軍隊真正折服的,用這樣的手段達到目的,並不能解決當前的問題。
鐵血手腕,虐殺和壓迫,隻會激發出東海士兵的憤怒,與百姓安居樂業是背道而馳的,本就是相互矛盾。
蕭牧辰之所以能這麼快的打下靈江平原,就是打著仁義之師、為百姓做事的旗號,要是坑殺三萬東海軍,豈不是令剛剛歸順的靈江百姓寒心?
顧芮芮衝出房門,在馬廄牽過一匹戰馬,一躍而上,在守關將領還未反應過來時,孤身出了陽義關。
她要去阻止蕭牧辰的暴行。
蕭牧辰帶了兩萬人出關去圍堵東海軍,今日陽義關內的由曾副將坐鎮,等小兵來報,夜夫人騎馬離開時,顧芮芮早就絕塵而去。
蕭牧辰出關時曾囑托他要好好看著顧芮芮,可如今人沒了,曾副將懊惱不已!他隻好派人去尋,可一出陽義關,山路四通八達,上哪找?
於是曾副將隻能多派人馬,下令務必找到顧芮芮的身影。
戰爭不是今日早上打響的,是昨夜後半夜蕭牧辰就已經派人出擊了,他找了一個與他差不多高的人,帶上銀質的麵具打扮成他的模樣,引出狄鴻文的主力,結果狄鴻文果然上當。
晚上的戰事自然是以東海軍的慘敗收尾的。
今日一早,狄鴻文率領著不到三萬人回到這個臨時據點時,發現已經站滿了大盛的兵。
大盛兵看著狼狽不堪的東海軍隊,大笑不止,要是平時,狄鴻文一定與這兩萬大盛兵拚了,但此刻他退縮了。
他的兵已經一夜沒有休息了,除了打仗就是在打仗的路上,精疲力盡,多數人身上帶著傷,又累又餓,幾經到了崩潰的邊緣了,他們根本沒有再戰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