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混京圈(十一)(1 / 2)

眾人來到‘慧眼聚論’指定的地方,很多文人已經在王夫子的庭院坐下了,他們互相行禮,互相高談闊論、談笑風生,仿佛在這裏的都是知己,可以各抒己見。

四人走進第二間屋子,圍坐在靠窗的方桌邊。

楊勉環顧一圈,心想:“這間屋子雖然不像第一間,可以看到進進出出的人和庭院全貌,可離中心位置最近,聽得最清楚。可以說是所有的屋子中最好的一間,不知道孫公子是如何拿到這麼好的房間?”

外麵傳來激烈的討論聲,將楊勉從思緒中拉了回來:

“我每年都會到周邊考察,不得不說他們有的地方是比我們好。”

“以我們現在的情況,不管是哪方麵的人才都有,可為什麼還是很難有大突破?”

“我們是有不少人才,可要留得住才行,留不住也沒用。”

“個人覺得,還是應該大力發展各行各業,這樣可以全麵發展,發掘更多的人才。”

“不對,我覺得,還是人心固化的原因,害怕別人超越自己,總是將責任歸於別人,不好好提升自己,總之,還是格局太小……”

楊勉聽著默默的點了點頭,又想起了楊政、楊卓睿和陳雲啟,心裏默默的想:“是呀,很多人不都是這樣嗎?又何止一個王胥呢?”

外麵繼續傳來討論聲:

“那……請問這位兄台,可有什麼好的方法,製止這種情況?”

“這種情況沒法杜絕,隻能管製。隻能在一定程度上去管控。”

“哦?”

那人繼續說道:“盡量將權力分散,不能一方獨大,才能互相監督、互相管控。”

外麵響起了一片掌聲,楊勉幾人也聽得入迷,笑著默默點了點頭。

……

外麵還在討論,楊勉透過薄窗,仔細的盯著此人,獨自沉思:“此人雖然飽讀詩書,出口成文,可一點兒也不像一個很有文化的人,一直癱坐在那裏,更像一個地痞無賴,有些散漫還有些放蕩不羈,如果不是親眼所見,親耳所聽,絕對不會知道這些話出自此人之口。”

“慧眼聚論”散場後,王夫子的門童走了進來。

門童行了禮,道:“孫公子,夫子今日有事,趕不過來,命我來告訴您一聲。”

幾人趕緊起身,回了禮。

孫南歆彬彬有禮道:“煩請轉告王夫子,叨擾了。特意為我們備下這間屋子,改日定特來答謝。”

門童回:“是。王夫子還說,公子若是想到處看看,需要人陪同,可以隨時喚我們。”

孫南歆道:“已經來過很多次了,這裏我熟悉,你去忙吧,我帶他們看看就是了。”

門童回:“是。”便退下了。

孫南歆看向楊勉三人,道:“院內有很多王夫子的真跡,字體多樣,都很美觀,每年有很多學子慕名而來,隻為能學習一二。”

楊勉有些疑惑,問道:“這麼好的真跡,掛院子裏嗎?不怕損壞嗎?”

孫南歆解釋道:“平時不在院子裏,在書館裏,今日因為人多,都想一睹這真跡,怕書館擁擠,才特意掛在外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