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勉說得十分嚴謹,言語又滴水不漏的替孫家說情,幾人都沒有察覺,隻點頭讚成。
楊政知道具體的情況無法預料,還是要看局勢發展,便說道:“還是等大皇子的消息吧,聽從他的意思。”
楊勉附和道:“是呀,有些事情不好計劃。”
李策站起身,笑著說道:“弟弟來京辛苦,我們就回去了,你先好好休息,改日再續。”
其他三人也站起身。
楊政回:“好。”
幾人朝側門走去,李策怕楊政和楊勉住得不安心,轉身特意囑咐:“不用送了,你們就安心在這裏住下,有什麼需要盡管說。”
楊政笑著說道:“看這形式可能要在姐夫、姐姐這裏住上一段時間了。”
李策也笑著說道:“我們還希望可以一直跟你們一起,這樣也好互相照應。”
李博倫給楊政行了禮,道:“舅舅,表妹我們先回去了。”
楊政微微點頭,楊勉回了禮,看著兩人離開。
剛才李策在,楊勉有些話也沒好問,見他們離開,便又隨意起來。
楊勉問道:“父親,我們要在京都住很久嗎?”
楊政微微點頭,道:“聽大皇子說,皇上的身體不容樂觀,禦醫也說估計就這幾天的事。”一邊朝正堂走去,一邊繼續說道,“皇上在,大家都不敢動,就怕皇上走後,可能會有變故,沒有一年半載都很難真正穩定下來。”
楊勉默默地跟在後麵,也知道這裏麵的厲害。
時間一晃大半年過去了,大皇子和五皇子達成一致,他們都有相同的意思:不起內亂,支持大皇子當皇上。
大皇子不僅人品好,還為國家做了很多事,支持他的人又多,孫家和五皇子深知這些,隻想好好保住性命才是要緊。
秋風蕭瑟,京都城外的碧波亭前,不知送走了多少知己好友。
碧波亭,是官道旁的一個亭子,這裏有一個湖,叫碧波湖,視野非常遼闊。湖邊長了幾棵柳樹,柳條垂吊,景色優美,甚是迷人。
京都權爭的這大半年,碧波亭成了親朋好友送別的地方,很多被貶或流放的人都是在這裏被送走的,也再沒了之前的生機和活力。
這天孫知敬便在此處送別杜延年,兩人站在亭中,望著湖麵。
杜延年望著平靜的碧波湖,開口道:“謝謝您來送我。”
孫知敬一臉憂鬱和不舍,感歎道:“靈澤偏遠,異常寒冷,您定要多保重,隻是可惜……”
杜延年異常平靜,道:“曆經幾度大起大落,我早已看淡,什麼功名利祿,什麼榮華富貴,都是過眼雲煙,平平淡淡過完此生也好。”
孫知敬道:“你我同朝為官二十多載,今天卻以這樣的方式在此分別。”
杜延年卻一臉平靜的望著遠處,道:“是呀,時間過得真快。”
孫知敬有些傷感,道:“你我這一別,也不知何時才能再見。”
杜延年卻笑道:“人生無常,你我安康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