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政聽到此話,不好再說什麼。
大皇子頓了頓,接著說道:“此劍擁有斬奸除惡,先斬後奏的權利。不管日後發生什麼,朕定護楊家周全。”
“定護楊家周全”幾個字聽得楊政紅了眼眶,他知道這幾個字的分量,看著寶劍沉思:“古來多少能人誌士,沒能逃過這政變的風起雲湧,不得誌的多,不得善終的亦多。”隨後又準備跪下謝恩。
皇上一把拉住,道:“私下,您永遠是我師傅,哪有師傅給徒弟行禮的。”
楊政道:“如今您是皇上,臣子給皇上行禮是應該的。”
皇上緊緊握著楊政的手,道:“日後如果不是在朝堂上,師傅都不必行禮。”
楊政也不好再說什麼,畢竟他是皇上,總不能老是對著說,便回:“是。”
皇上道:“師傅,您走的時候,我去送送您。”
楊政趕緊開口道:“皇上折煞我了,您日理萬機,操勞國事,就不用相送了。
皇上道:“本想隆重的為您送行,可朕知道您為人低調,都遵守您的意思。”
楊政道:“謝皇上,臣打算悄悄的回去,都不必相送,太隆重反而不自在。”
皇上笑著點了點頭,最後叮囑道:“我把好社稷,您守衛疆土。”
楊政笑著回:“定不負所望。”
兩人對視著,好像都回到了馳騁沙場的日子。
很快到了楊政回武掖郡的日子,楊勉嫁到孫府,將楊君閱交給楊政、李若和奶娘照顧,現在楊政要回武掖郡,隻有李若和奶娘照顧了。
幾人走到門口。
楊勉對李若說道:“李若,我和南歆哥去送父親就可以了,你看著君閱。”
李若雖不是楊政親生的,可也當半個女兒對待,在自己家裏的時候,都是跟楊勉同吃,從沒有虧待過她,一臉不舍的說道:“老爺,您保重!”
楊政微微點頭,怕李若照顧不來,又怕楊勉獨自在孫家沒有可心的丫鬟,便說道:“要不讓君閱跟我一起回武掖郡,李若一直跟著你,還是讓她繼續跟著你。”
楊政或許是太關心楊勉,心中有愧吧,他的擔心是有些多餘的。
楊勉開口道:“父親,這樁婚事是皇上親賜,我還有一個縣主的身份,最重要的是我在南歆哥心中的位置,府上還有誰敢欺負我,就連孫家父母都對我以禮相待。”
楊政不由得笑了笑,也知道自己的擔心多餘了。
李若怕楊政公務繁忙,他自己都照顧不好,趕緊說道:“沒事的老爺,我可以照看君閱,你回去還有很多事情要處理,你自己照顧好自己。”
楊勉也安慰道:“是呀,父親,我們都在京都,我會時常來看她們,會互相照應的。”
楊政見兩人如此說了,也隻好同意。
三人來到城外,秋風蕭瑟,雜草枯萎,今年的冷風感覺比以往來得早,雖然天朗氣清,可還是格外的涼。
楊政對楊勉和孫南歆告別:“不必送了,都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