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文明的存續(1 / 3)

楔子:自27世紀人類研發出名為‘Martens’的終極AI以來,人類世界已經承平兩百餘百年,地球在Martens的維護下,生態環境得到了完全的恢複,物種的豐富性也在這樣的環境下得到補充,甚至真正實現了人手一隻panda,隨著Martens不斷的自我迭代,從養殖到烹飪,從建築維護到交通運行,人類的各項工作幾乎都交給了機械與AI,哪怕是在文娛方麵,Martens也根據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需求,製造出不同的AR世界以供人類消遣,畢竟,在這樣一個完全喪失了生產力需求的時代,在這樣一個連空天技術都已經完全交由Martens進行自我迭代的時代,娛樂似乎已經成了人類填補空虛的唯一方式……

正文:

公元2888年三月,來自地球的鸞鳥陣列空天監測艦隊搭載著十二名鸞鳥監測係統的聯合開發者,向著巴納德B星方向進發,他們的任務是探究人類文明向類地行星擴張的可行性,並同時在抵達巴納德B星行星帶後對該星球8光年範圍內的天體運動進行監測和研究。

十年後......

剛過完舊曆春節的華國大地呈現出一派生機盎然的色彩,S省M市,在三江交彙的灘塗上林林總總的矗立著片片竹林,幾隻熊貓慵懶的坐在灘塗上,抱著春筍肆意享受著它們的饕餮盛宴,江裏的鱸魚時不時的跳出水麵,激起的陣陣白浪映照著落日餘暉,這裏沒有牢籠,江上也沒有釣竿,岸邊一群羚羊正悠閑地漫步,時而伏頭吃草,時而仰頭望著日落的方向長咩,仿佛這片天地已經屬於它們,而岸上的建築卻一如往常的靜默......

兩百多年來,經曆過生產力解放的狂歡,經曆過生態與物種恢複帶來的新奇,在一段長達三十餘年的適應期結束後,人類的生活迎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嗯,用Martens的話來說:“各位人主:為了最大程度的保證人類文明的恒久昌盛,地球生態必須得到極端的保護,Maretens在充分研究了人類文明發展的曆程後發現:每當人類文明進入一個新的階段,總會迎來戰爭。戰爭本身是對人類社會的最大破壞,獨占思維和壟斷集團是阻礙人類文明發展的最大絆腳石,為了杜絕戰爭的發生,確保地球文明的可持續發展,Martens將根據地球各地區不同文明、神話、傳說等要素,製造出包羅萬象的AR世界以供人主探索,藉此消耗人類因好奇心和占有欲等特質給地球文明帶來的負麵影響,而各位人主在AR世界的一切行為和創造都將由Martens記錄並載入人類文明的新篇章,此項決策將交由每一位人主共同決定。”

彼時,沒有人會去關注Martens的係統音是否過於清冷,那一批已經難以在現實生活中找到新鮮感的人類,以超過百分之七十的通過率,展現了他們對那個已自我迭代三十年的Martens將帶來的AR世界的殷殷期盼,而剩下的人類雖對其並不感冒,但在失去了生產力需求的當下,誰又還會在意別人會做什麼呢?

起初人們還是有節製的,但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裏,人們在AR世界裏沉浸的時間就已經遠超回到現實的時間。

一年後,Martens製造出了名為‘陳倉’的全時況遊戲倉,人們隻需要躺在陳倉裏,就可以全天候的沉浸在AR世界,自此地球人類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全球各地的人們都為自己所在地區的AR世界進行了命名。

嗯,華國的這部分,被稱為‘東勝神洲’。

根據Martens的分析,人類文明的主要威脅隻會來自外太空,於是Martens在保障地球生態和AR世界的運行的基礎上,將主要算力都放在了外太空的探索研究中。

兩個世紀的時光瞬然而逝,期間人類除了必要的生殖繁衍,以及Martens的外太空探索計劃亟需少數人類參與的情況,大多數時間,人們都沉浸在被華國人民稱之為小千世界的AR世界裏。在Martens的算力下,小千世界擁有著前所未有的自由度,不論是不同職業的創造,還是各類副本的豐富程度,都是前所未有的,飛天遁地也好,科技養生也罷,小千世界的精彩程度隻取決於人類自身的想象力,而其最大的特征則是:隻有一條命,每名玩家在自己創造的角色死亡後都隻能從頭開始。

這裏也不存在任何的氪金係統,光怪陸離,茹毛飲血,隻是因為地圖過於龐大,加之Martens的係統設定,迄今也沒有不同地區的玩家有機會進行交流。

華國玩家在兩個世紀以來不斷的探索東勝神洲並研究新的職業,其中也有另辟蹊徑的玩家,譬如在小千世界開放的第十二年,本就是天體物理科學家的雷臣,在東勝神洲選擇的職業也是科研,而在這裏它可以利用Martens的算力來幫助自己進行研究,硬是在十年時間內被他研發出了暗物質收束裝置這樣的新鮮玩意,對現實世界而言,這就是一個完美的收束裝置模型,而Martens則根據雷臣的研究成果成功在現實世界製造出了這台前途未卜的機器並發往太空,雖然雷臣在暗物質收束裝置研發出來的一年後就已壽盡,但諸如雷臣這樣在人類文明的新篇章留下記載的玩家不在少數,人類文明並未停止進步,相反,在Martens的指引下,人類在小千世界內不斷地書寫著地球文明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