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老巢,李大海用各種辦法檢測了變異冰的性質,得出來的結論很是讓他欣喜。巴掌大的一塊,使用百斤大錘使勁砸也無法砸碎,說明其抗壓能力非常強。用高溫煆燒,也不見其熔化,耐熱性很高。雖然韌性不怎麼樣,但是用來做建築材料是足夠了。這樣一來,李大海在海底建造宮殿的想法就有希望實現。從此以後他再也不必要顧慮沒有根基,在海底搞個宏大的建築出來做老窩,自己當個土皇帝,誰也不用買帳。
既然得到能力上的保障,李大海也不需要再考慮什麼了,自然就開始了老窩的建設。這個事情看上去很容易,不過要真的做起來卻有些傷他的腦筋。畢竟宮殿設計他是半點經驗都沒有,何況還要在地形複雜多變的海底建造?
海底宮殿首先要能抗住那幾千米水下的龐大壓力,這一點是最重要的,對李大海來說也很簡單。把“冰晶”——李大海給變異後的冰取的名字,有多厚加多厚,在十來米的厚度,巨大的水壓完全不是問題。宮殿的主要問題是創造一個龐大的封閉空間,讓人能夠在裏邊自由活動。雖然在水裏和陸地上沒有什麼不同,不過習慣陸地生活的李大海卻不想整天在宮殿裏邊遊來遊去。所以如何建造宮殿、建造什麼樣外型的宮殿就成了他急需解決的事情。
從搜索到的資料來看,人類並沒有建造這樣類型建築的經驗,所以李大海也不可能靠別人,隻能依靠自身的想象來辦了。按照道理,球形是最能抵抗壓力的,所以李大海決定建築的大致外觀就是半球型。選定外觀後,他把海底宮殿的地址放在離荒島不遠處。這裏的海水足夠深,大約有一千多米,海底地形也比較平坦,薄薄的淤泥下是堅硬的岩石地質,很適合做建築。
一切準備就緒之後,李大海開始了被世人稱之為“世界第一大奇跡”的水晶宮殿的建設。稟著不求華麗,但求宏偉的思想,他首先做了個進出海底的平台。兩根直徑超過百米的巨大冰晶柱子從海底直達海麵,柱子呈錐形,中間為空心,李大海準備在裏邊安裝台階。沒辦法,電梯的事情肯定遙遙無期,他目前沒有辦法去弄那些現代化的設備。但僅就這兩根擎天巨柱來說,稱呼他們為“奇跡”也一點不過分。以人類目前的科技水平,想要在海底建造這樣的東西是不可能的。
接下來就是正式宮殿的建設了,李大海給它做的目標是半球半徑五百米,方圓一公裏的麵積。說不上大,但也絕對不小了。以他目前的能力,造這個半球形的宮殿外殼並沒有多少麻煩。隻是心神稍微動動,一個碩大無比的透明冰晶半球就出現在了海底。李大海滿意的看了看,在巨大的水壓下,半球沒有絲毫要碎裂的痕跡。
這樣初步的外觀建設就完成了,剩下的就是內部裝修了。從外觀上看,李大海的這個冰晶宮殿實在有點寒磣,半球東西兩頭是百米粗的巨柱,看上去就像愛斯基摩人的冰房子,讓人絲毫感受不到所謂“宮殿”的氣質。原本自以為很天才的設計,自己親眼看過後才覺得有些傻氣。
“唉,看來我還真沒有建築的天賦哎。”李大海苦笑著歎了口氣,他也沒辦法了。好歹是自己動手做出來的,有道是“兒不嫌母醜”,這宮殿就像他的孩子一樣,再醜也得認了。不過李大海追求的“宏偉”倒是實現了,原因麼,在海底突兀的出現這麼大的建築,都是高大無比,能不宏偉麼?
目前半球的建築內部還是充滿海水,毫無瑕疵的外殼和海水浸在一起,仿佛根本就不存在。如果把海水抽幹淨,再在宮殿內部遍布各色彩燈,即便是外形醜陋,但是也足以算得上璀璨了。李大海進入宮殿內部,把海水抽幹了大部分,剩下半人深的海水,他準備用來建造內部的房間。
沒有絲毫建築知識的李大海並不知道這半球外殼能支撐到久,所以他首先在內部製造出了幾根大柱子,支撐外殼。實際上沒這必要,外殼承受的壓力並不大,以冰晶材料的耐壓性和質量,在這千米深的海水裏邊根本不受壓力影響。李大海這個建築盲卻是多此一舉了。
盡管弄出這麼大的建築,李大海卻沒有疲勞的跡象。自從把金字塔裏的水晶柱吸收完後,精神力量獲得空前增長,以前要累個半死的活,現在都能輕鬆搞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