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產到戶?”
楚峰看到手下人的呈報的時候,不禁眼前一亮。
這個方法真的十分完美的解決了商業改革可能導致農業衰弱的現象,不但沒有讓生產量掉下去,還進行了拔高。
這個方法最強大的地方便在於,即使沒有商業改革,這個方法也是一條足以改變國家格局的大方針。
“我大周還是能人多啊……”
楚峰不禁發出這樣的感慨。
在推行商業改革的時候,他和諸葛亮以及賈詡也察覺到了商業蓬勃發展背後,可能導致農業萎縮的風險。
但是苦於目前還不具備工業改革的條件,想要像紡織業那樣生產出能夠快速提高生產效率的農業機器根本就是天方夜譚。
所以楚峰隻能選擇先推行下去,等到可能出現問題再從別的方麵進行補救。
沒想到這這靖州官員居然藏龍臥虎,直接給自己整出一條“包產到戶”來了。
“陛下,目前這包產到戶靖州官員也隻敢在一個小村子裏進行,此次便是想要奏請將其推行至整個靖州,希望陛下能夠批準。”
見楚峰一直在嘖嘖稱奇,諸葛亮輕聲提醒道。
楚峰聞言淡然一笑:“這還用奏請嗎,朕準了,如此好的辦法,自然是要大大推廣,告訴靖州官員,若是此次包產到戶取的成效,朕大大有賞!”
“是!”
很快,靖州官員們得到了楚峰的首肯,開始大力在靖州推廣包產到戶。
鼓勵百姓們在耕種完自家的一畝三分地後,再對那些具有成為耕地潛力的荒地進行開墾。
在獎懲製度的壓力下,眾多百姓在耕種完自家的田地後,都會選擇再開墾一塊荒地。
如此一來,即使在減少了幾萬勞動力的情況下,整個靖州的糧食產量不但沒有減少,還在日益增多。
包產到戶初次大範圍嚐試,便取得了巨大戰果。
楚峰見到了成效,不但直接對靖州官員進行了重賞,還直接一口氣將其推行到了整個大周。
連同一起推行的還有商業改革,這兩條政策簡直就像是相輔相成的一對,缺少了任何一個都不行!
一年後。
楚峰拿到了今年的財政彙報,上麵的國庫收入數字相較去年,直接翻了數十倍不止!
換句話說,在包產到戶和商業改革進行後,整個大周的產出直接增長了數十倍。
如此恐怖的效率,直接讓大周的國力積蓄到了一個恐怖的地步。
到了現在,楚峰當初定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總算有了成果,而且還是非常大的成果!
文武百官也是感受到了大周日益增長的國力,紛紛奏請楚峰出兵討伐中域,讓大周的國土繼續擴張。
但是一向熱衷於征伐的楚峰卻一反常態的沒有同意,而是又提出了一個足以改變大周格局的壯舉。
科舉!
沒錯,楚峰要舉行科舉,並且分為文舉和武舉,讓民間百姓也能走上朝堂。
這是一箭雙雕之計。
前麵說過,楚峰是要對朝廷中的世家勢力動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