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已下斷,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脈微欲絕者,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主之。
甘草二兩炙、幹薑三兩強人可服四兩、附子大者一枚生去皮破八片、豬膽汁半合上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內豬膽汁,分溫再服,其脈即來,無豬膽,以羊膽代之。
諸位看這裏呢。就是我們在傷寒論裏跟大家介紹過,通脈四逆湯加豬膽汁,如果“吐已下斷,汗出而厥”,病人津液完全沒了,汗出的都沒有了,人都快昏迷過去了,手腳又拘急不解,隻要還有點欲絕,脈微欲絕者,還沒有斷氣,都可以使用。
通脈四逆湯為什麼加豬膽汁,豬膽汁比較能取代人的膽汁,因為腸胃裏麵不好消化,所以放點豬膽汁下去取代我們的膽汁,能夠幫助我們消化,僅此而已。諸位看,這裏四逆湯有炙甘草,幹薑,附子大,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一枚生用,大概三錢,三錢的劑量,我有時還用到四錢,看病人情形,不要用到太多,五錢那受不了,病人沒有死,卻死在附子上麵,不用開那麼強哦,我在救逆的時候會開到四錢,一下子把他救過來,看他很好馬上開始減量,三錢,兩錢就下來了,但我離開美國時,統統給他兩錢,我不在時,不會給他三錢那麼多,我在我才會給他三錢。那諸位以後可以看我們怎麼使用他。
生附子跟幹薑下去後配合甘草,脈馬上就跳起來了,速度很快,炙甘草因為用蜂蜜炙過以後,味是是焦苦的味道,因為糖甜嘛,一炒過加熱以後變成焦苦,苦味的入心髒,甘草本身又是甜味的脾髒,甘草炙過以後,在心和脾髒之間,火和土中間走動,這是幹薑溫胃,附子加強心髒的力量,所以成為救逆。救逆的同時我們會加豬膽汁下去,為什麼?因為腸胃裏麵可能還有一些宿食,還有些東西堵在裏麵,我們用豬膽汁下去幫助消化,因為這是應急用的。平時沒事不用豬膽汁,多難吃啊,想到都惡心。
你看,他是四味組成,以水三升煮成,比如三碗煮成一碗,放豬膽汁下去,分溫再服,如果沒有豬膽汁,羊膽汁代替。
那病人呢,如果你發汗以後,病人恢複很多,脈也平,正常了哦,病人還有一點煩躁,這是剛開始病人恢複時,病情恢複的時候,還有一些吃東西下去腸胃還有點不適的現象。所以在傷寒論,我們要注意飲食的問題,比如說,現在病人是葛根湯,桂枝湯,麻黃湯,吃完以後,病好了,我們一般給他吃點稀飯,一點青菜,連蛋都不要吃,肉類更不要吃,肉類下去不舒服,本來腸胃就不是很好,剛剛才恢複,盡量不要吃肉類。你用白水煮點麵,鹽巴不要加,放點蔥,蔥白能通脈,讓腸胃可以吸收,這樣就可以了,等到正常以後再去吃東西。
在金匱正式開始之前,我們把傷寒論跟諸位做個總結。整本傷寒論,一共有113個方子,老師:那麼多不好記。我們做個結論,幫助大家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