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三國鼎力(2 / 2)

看著書架邊掛著一本疑似目錄的書,取下來翻開一看,大多是繁體字,也有類似於現代的簡體,不過不多,看著還是能勉強知道個大概,這都要歸功於前世的院長婆婆。院長婆婆小時候所學的就是先生教的繁體字,那時候簡化漢字還沒有普及。後來教自己識文讀字的時侯習慣的就用繁體字,直到榆林哥哥來才改過來。那個時侯還被嘲笑八股,什麼年代了還用這樣的字體。現在想來,那些所謂的八股還是幫了自己的。

在目錄冊裏挑了名叫《地理誌》和《史文選》兩本書回到了自己房間。要了解這個時空的地理狀況和曆史背景,這是必不可少的。看樣子接下來幾天,自己無論如何也要把這兩本書啃熟了。回頭一想,隻拿這兩本書會引起別人懷疑,就又順手拿了幾本雜書來濫竽充數。

剩下的日子,恩芯的生活可以用廢寢忘食來形容。但在李伯和文書哥麵前又不能表現的太過明顯,白天該做的事情一件不少的做完,晚上加班加點。不過李伯真是善解人意,看自己這兩天晚上讀書很著迷,也就強製性的什麼都不讓自己幹,真正過上了大小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不過美中不足的是,晚飯的時侯夏公子每回都會問恩芯對一些書的看法,也隻好硬著頭皮卯足了勁的東拉西扯,竟然都被僥幸的過關。不過這樣幾番折騰下來,不得不感慨演戲也是個很辛苦的職業。

就這樣大概躲躲藏藏的過了兩周,總算是對這個時空有了比較係統的了解。

這是個三國鼎力的時代,分別是:禦新國、朝陽國、玄鳴國。每個國家的土地麵積都遼闊的相當於現代的中國,除此之外就是海洋和島嶼。也是根據不同的位置劃分在每個國家的海域管理區內。

不過什麼年代都不缺少野心家,時隔一些年頭總有人想一統三國,戰爭總是難免的。當然結束一場戰爭就注定死傷無數,所以更不可能有計劃生育一說。對於地多人少的國家,生育那是多多益善。但奇怪的是,那麼多年過去了,統一的問題一直強勢,當然也一直沒能解決。

自己出現的日子恰是玄鳴國的君主挑起的統一戰爭,打了很多年,結果想當然的沒有成功,但也讓三國損失慘重,沒個幾十年的修生養息還真難緩過勁來。這也就意味著不管三國私下裏有什麼小動作,但大的戰爭暫時是不會有了。

分析的結果對恩芯來說是天大的好事。對於生活在和平年代的自己,戰爭當然是沒有最好嘍。不同於中國古代的三國時期,恩芯認為像這種互相製約的狀況對老百姓會比較好。畢竟土地太遼闊了,一個君王總是有照顧不到的地方。另外,一旦出現一個暴君受苦的還是老百姓。三國鼎力,老百姓有一定的選擇性,反而會比較好。

除此之外,還有一點讓恩芯比較意外,三國交界的林坡鎮竟然是三不管地帶。說是鎮子,麵積可不小,相當於現代的一個縣級市。三不管的原因是,那裏是三國默認的戰場。每次戰爭後都是被夷為平地。但占了三國交界的有利位置,貿易卻是相當火爆。是每個國家對外貿易的重要通道之一。但可悲的是,鼎盛的時侯又是三國爭搶的目標,因為掙來搶去也沒個結果,久而久之就成了三不管地帶。這是商家最喜歡的地方,因為不用交稅啊。所以整個大陸有名的商號在那裏都有分號。但非常時期虎口拔牙的下場是血流成河,對於權利和天下,誰會關心商人的死活呢。想來,這個身體主人的父母也是走商時不幸的卷了進來吧。

縱觀整個大陸,除了禦新國的君主在戰爭中病逝,新君是剛登基不久的年輕人外,其餘兩國的國君均是正當壯年,形勢還是有些偏移的。

禦新國除了邊關外,其餘的地方都猶如江南,物產富饒,這也是令曆代野心家們偷窺的原因之一。不過如果這位新君能看清形勢,勵精圖治,利用本國的優勢發展的話,前景還是很可觀的,況且人傑地靈,禦新國也不缺能人異士。

看完《地理誌》,就是《史文選》。夏家確實厲害,竟然還是沒有刪減的原始版,這樣的絕版,對曆史的評價要公正客觀的多。三國曆來的君王、能人軼事個個都有記載,但人物太多讀起來傷神費力。粗略的看了看禦新國的曆史名人,至於另外兩國嘛,恩芯打算暫時不做考慮,以後有空再慢慢深入研究吧。

理了理思緒,恩芯拿起筆,習慣地再練習一篇毛筆字。好在有前世的功底,寫出十歲孩子的水平還不算太難。

最近兩天,恩芯已經可以試著和文書哥聊些禦新國的名人軼事,旁敲側擊,也從他那裏受益匪淺。初來的緊張感在適應中慢慢緩解,心裏也不禁暗暗鬆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