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4年(鹹豐四年)夏,太平天國定都金陵,號稱“天京”。三個廣東秘密會社應原為水賊的太平軍水軍將領羅大綱主張,在中國南方的潯江發動反清起義,欲攻占廣州城,以固太平天國南方門戶。三個社團、包括40多縣達100萬的人士參加,並一度圍攻廣州城。因為他們響應洪秀全,自稱為洪兵、亦為洪門子弟。這三個社團的首領包括有佛山的陳開,“紅船”子弟的粵劇藝人李文茂及肇慶的梁培友。1854年,天地會首領陳開與李文茂起義包圍廣州,兩廣總督葉名琛在英國的香港總督寶寧JohnBowring援助下,堅守廣州半年不失。
太平天國的起事得到各地幫會的支持,香港境內的天地會及各地的幫派亦紛紛響應。中國的大規模起義使局勢十分動蕩,為了逃避戰火,大批難民自太平天國起義後紛紛湧入香港,鑒於有太平天國成員及天地會成員紛紛隨難民進入香港入境活動,影響香港治安,英國的香港總督文鹹SamuelGeorgeBonham又在1854年立例遞解太平天國及天地會成員出境。
三合會原為反清複明的秘密結社,洪門子弟曾策劃旨在推翻滿清政府的多次起義,並在1911年推翻清王朝的辛亥革命中作過貢獻。近代三合會由於再沒有崇高的政治理想維係,已逐漸演變成從事黑社會犯罪的集團,從賭博、高利貸、色情業、毒品、走私造假、恐嚇等犯罪活動牟取金錢利益,然後用以從事非法勾當。當然也有不少會員在通過非法手段賺取原始資本後,把錢分散投資在正當生意上,隻要有利可圖,他們是不會計較該項犯罪行動是如何卑劣的。
根據現有史料,在1842年7月(道光二十二年),三合會已在香港設立堂口,港英當局(英屬香港)從一開始就采取了打擊手段,出動警察逮捕了大批三合會成員,並於1845年1月製定《壓製三合會及其他秘密會社之條例》,再加上有些原係東莞、番禺、順德、香山(今中山)等地的三合會會眾因遭鎮壓避至香港,至1847年,香港島已成為華南地區三合會的重要據點。根據英國殖民地部檔案,英屬香港時期為了進一步加大打擊力度。
香港三合會組織淵源於清代中國南方三合會。雖然沒有直接的證據證明香港三合會是中國南方三合會的分支和附屬,完全可以說它是從中國南方三合會輾轉移植而成,兩者具有十分密切的淵源。
十大幫規:
不準泄露幫務;
不準同幫相殘;
不準私下搶劫;
不準違犯幫規;
不準引進匪類;
不準調戲同幫婦女;
不準扒灰倒籠;
不準私吞財貨;
不準違抗調遣;
一旦進幫,不得出幫詳情請百度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