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其茫,鴻蒙周行於混沌荒墟之中。
造時成勢,而六界成矣,是以分神、仙、異、人、妖、魔。
混沌未開之時,鴻蒙以其萬一,蘊久睡之萬生祖神盤古。
繼而盤古開天辟地,是為混沌初開:上陽作斧,名曰辟天斧,盤古執斧,斬時空異裂,衍育紀世方標;淳陰作爐,名曰式神鼎,以天地為腹,盤古之精氣為材,造化山川河流,融煉諸息變幻,流轉寰宇辰星。
道跡自此匿於萬象之中。
下界(異、人、妖、魔)之中,得機緣神賜者,可晉仙登神。有如音律精絕者扶曦氏,截梧桐而造琴,見鳳凰飛,驚曰天意,伏羲琴乃成。
其間有鴻蒙暗語,玄若相佐,助天地大成,法則立定,天行有常,萬物生長,眾靈共生,無問邪正。
自鴻蒙創道至今,先寰宇未生之前,或曰,假以創世為始,凡萬載有餘,悉數歲辰難知,粗概劃之,可謂之五紀。
冥古,鴻蒙開創冥荒紀,蘊育三清。
元古,盤古開啟蕪荒紀。
太古,龍族、鳳凰、麒麟三族共治,開啟洪荒紀,冥池、雲夢澤二處古址誕生。
上古,伯陽真人悟道羽化成神,鎮禦二界(人、異),開啟諸神紀,秘境古址,古九州開啟。天皇、地皇、人皇乃出,或名“三皇”,神祗建成,萬生朝聖。
平夕,仙、異、人、妖、魔五界平治,開啟闔析紀,古九州關閉,封塵隱匿。
《八荒誌》有載,上古之時,巫醫一體,元、術、巫並驅,中以巫者為尊。
元者,武也,亦稱元武,武者,體肌強健,五官發達,壽延綿長。
術者,遊方也,修之,意念強毅,耳目窺天,洞曉神機。
巫者,巫蠱也,亦稱冥巫,撥風弄雨,造化氣象,百毒難侵,牽引奪運。
書中道,三皇五帝,治世有方,神位齊列,安治一方。
然,久之,腐亂暗生,神格隕滅。
人性偏私,私欲縱情,神魔相離,巫醫反道,環宇裂異,漸分六界。
上界各族各自相安,鮮有來往,下界亂序相擾,不得安寧。
上界:仙界;下界:異界、人界、妖界、魔界。
天象亂,世無常,人神共憤,妖獸流竄。雜亂錯居,勾心鬥角,寰宇無安。
星轉洲移,九洲閉合,陸分六域:滄洲、涸洲、瀛洲、瀾洲、桑洲、黎雲地。
人界大陸上現世的五大強國:滄洲南部鍾離國、滄洲北部淳於國、瀾洲中部華雍國、瀾洲北部漓陽、涸洲天宇國。
元武十六階,絳、使、淩、遊、仙、重、宗、辰、皎、聖、曦、淵、瑟、啟、瑤、華;分別對應:洗斂、省鍛、流髓、魂沒、羽化、宮脫、開宗、入半、無往、歸洛、采曦、盡青、層闈、一弦、九裏、搖海、璃躅。
遊方七階,士、師、宗、祖、尊、皇、鼎。
巫冥六階,冥火為據,赤、朱、藍、青、紫、玄。
妖分六類:禽、妖、獸、陌、瑤、瓊。
上古諸神另有法門,不在此類法序之中。
諸神之後散落於六界,下十三地不通上九天,另辟黎雲蓄養下界澤華。
神位既定,若非神運所賜,不可跨越。
仙者,或言固步自封,不同於上古及之先所謂古神者,遙居上九天,生靈散居下十三地,神封天外天,仙神不涉下界法序,各成體係。
冥界封於古九洲之內,無主無宰,魂不歸此,魄殞硫洗,死不返生。
《天璿誌》有載,神體無形,多為冥識,無形無象,無情無欲,隨意而幻,主理天序。是為完全神。
至於諸神紀眾神,其皆為半神。亦作不完全神。
仙由下界拔升,主理下界,天序不可違,遵神治地。
上古有妖獸亂世,或本尊為神,或其祖登神,或伏為獸座,自六界成形以來,散落各地。
女希氏座下六神獸,白矖、白澤、騰蛇、九彩天鳳、九尾天狐、麒麟。
九尾天狐為主所棄,自諸神紀後,駐人、妖二界,各自分支,以瀛洲青丘一脈為正統,滄洲臨淵穀、秦川等為雜支。
三派承古九洲聖女之選,擇族內血脈最純、得祖源神賜者為聖女,三位勝一,又選若幹資質上佳者為靈侍,以佐聖女重啟古九洲。
狐族有一強敵,上古便結此仇,是為朱鳳一族。
嫡係鳳姓,旁支朱姓,朱鳳一族有鳳王,繼承祖製,棲守鳳林,壓製狐族。
外界於狐族聖女、鳳王皆有傳聞,或以之為傳說,或敬以為神,於此兩人者皆敬之。
然而於兩族弱民又有不同,輕視狐族,捕之誘之,以利為趨;於鳳族,但求翎羽、鳳凰魂火,遇弱擒之,圈養求利,遇強便遠之尊之。
鳳棲高山,狐匿丘林。二者血統漸削,相持而立。
另有女希之後,或謂螣蛇,或謂白矖,傳自古鸞一族,因其身形可怖,亦為世人所不容。
蛇人強者繁多,妖元亦為獵師所喜。古鸞一族漸落蕭條,仍實力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