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小插曲之後,方賢同禾淼說了張倫“打出國威”的後果。
汪瑞就是因為暴露了十萬鐵軍然後就被揍了,而原國也暴露了七萬精卒。
“老師您的意思是說鋒國打完汪瑞之後就會掉頭來打我們?”
禾淼此刻才知道,方賢說的避戰為上到底是因為什麼。
“如果鋒國真的會打過來,當日張倫提出這個方法的時候我定會拚命阻攔君上。鋒國人不會打過來,因為我們太弱了。”
真是一個令人哭笑不得的理由,不會被揍的原因竟然是因為自己太弱了?
“就算現在的原軍已經今非昔比,但相較於其他三國仍然是太弱了,自大的鋒王不會對大原動手。”
“那我們就這麼袖手旁觀嗎?”
“不,我們需要派遣使者前去寒隆,讓寒隆去幫助汪瑞。”
當今天下四國地界呈菱形狀分布,汪瑞在最東邊,大原在最西邊,二者被夾在中間的寒隆和大鋒給隔斷。
三國聯手滅原之時,除了汪瑞拿出十萬鐵軍,寒隆也拿出了不俗的軍事。
可大鋒之所以沒有對寒隆動手,一是因為寒隆地屬北部,天氣嚴寒,易守難攻,打仗需要耗費巨大的財力和兵力。二是因為若是大鋒對寒隆動手,汪瑞和大原必定兩麵夾擊。
鋒國雖強,可敵不過三國聯軍。所以選擇汪瑞,因為這樣,起碼大原不會前去支援。
而寒隆若是想要支援汪瑞,也要考慮大原的牽製。
可是如今方賢的計策,則是利用了鋒國的打法,轉而將矛頭對準了大鋒。
“那出使寒隆的任務交給誰?”
“張倫。”方賢沒有絲毫猶豫,說出了這兩個字。
這倒是讓禾淼有些吃驚。
張倫是什麼人?讓七萬人成為笑話的大笑話。他隻會紙上談兵,論戰術是一竅不通。
而且最重要的是,他還差點間接害死了方賢。就憑這一點,方賢就有理由恨他。
“此人沒有真本事,將如此重要的事情拍給他,恐怕......”
方賢知道禾淼的擔憂,也知道禾淼是想讓自己去。
方賢自己去自然是能談妥,但是,管理一個國家和一個企業是不一樣的。
大事小事已經讓方賢操碎了心,他實在是騰不開手啊。
“君上,隻要是切實為了國家好,我是不會計較個人仇恨的。”
小小一個張倫而已,方賢還不至於容不下他。更何況他有係統,如此方便的東西,方賢還沒有好好用呢,正好借此機會拉攏他。
而且,隻要會用,那就沒有庸才。
“君上還請放心,張倫雖然隻會紙上談兵,但本次前去寒隆需要的正是一張嘴。”
紙上談兵,比喻那些隻會嘴上功夫,誇誇其談的人。
既然如此,那就隻用那張嘴!
第二日朝對,張倫戰戰兢兢的站在朝堂之上,周圍無不是對他指指點點的人。
禾淼緊鎖著眉頭:“張倫。”
“臣在。”
“我記得你說過鋒國要打過來的吧?”
張倫心中一顫,來了,該來的還是來了。
“回稟君上,事實與臣想的略微有些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