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很喜歡那個王冠。覺得戴上王冠的那一刻這個世界就歸他所有。其實他不知道,他帶上王冠的那一刻,代表了他的責任和他的義務。坐在那個位置上就要公平公正。奉獻自己,更奉獻自己的家族。
在現實的生活中,很多人應該明白。在高位的人,或者說擁有很多財富的人。總會出現各種的意外或者說是經常遭到暗殺。當你奉獻自己剛正不阿的時候,心裏踏實,坦然。一舉一動是為了眾生而奮鬥的時候。眾生就成了你的保護神。
當一個人。非常的自私,隻想著世界上的一切想據為己有的時候。也代表你將自己置於了危險當中。世界上所有的金銀珠寶在沙漠裏還不及一滴水的價值高。在饑餓的年代,還不如一碗稀粥給人來的希望大。
借用《道德經》裏的一段話。五色使人目明,馳騁田獵的使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使人之行方(防)。五味使人之口爽。五音使人之耳聾。是以聖人之治也,為腹不為目。故去彼耳此。
當你看到五顏六色的花花世界,你會覺得眼前一亮。當一個人馳騁在田間打獵時間長了會讓人心情焦躁,從而會引起一個人發狂。遇到了非常稀有的東西,不管是朋友還是家人之間就會有了防備之心。很多人喜歡吃口感非常刺激的東,感覺吃了以後非常的爽口。但是豈不知會損傷髒腑。非常好聽的聲音,聽多了也會讓人像聾子一樣感覺不出好壞。
所以說古時候的那些個賢德的帝王們,他們的治國之策。就是讓人們吃飽。為了吃飽而去奔波。而不是為了擁有,人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不管是多麼名貴的東西,如果你太珍視他了。反而會給你帶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因此古代的帝王,不會偏看,不會霸權,不會將東西高高抬價,更不會追求一時的囗舌刺激,也不喜歡聽那些個嘈雜的聲音。他總是能夠從紛亂的情景裏分辨出對錯。分辨出什麼才是對眾生有利的。所以在他身上留下的才是高貴的人性和品質。也因此他才能夠成就一代賢君,開創一世的盛世。
這些個道理說起來非常的簡單。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會誇誇其談。認為自己的學識是非常高的。連他自己都自認為自己很棒。可惜的是他說的連他自己都做不到。知而不行。這種人我覺得應該把他們視作無知。當下社會,這種人比比皆是。
還有一種人。更是可笑,他把自己從書本兒上或者說從社會裏學來的道理。都講給別人聽。他覺得給別人帶去了無上的學習機會。而且還希望別人能夠感恩他。又或者一些老板講這些自認為高大上的道理。就是為了員工更好的為他出力,以達到自己更好的剝削方式。我總結了一下。這種人就叫知而令他人行。讓自己獲得利益。我把這種人視為無恥之徒一類。現在的社會上這種人也有很多。
天要讓其亡,必先讓其狂。一個人自大到了一定的程度。而且目中無人。生活中和工作中樹敵無數。達到了一種極致的狂傲。這個時候他的對手就會看到他的弱點。進而利用他的弱點。讓他的弱點更加的擴大。尤其是在權力和金錢的至上的當今社會。以至於有一天這種人會連自己的命都搭上。到最後的結果,他都不知道到底是誰出賣了他。
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這是《道德經》裏的一句話。我個人的理解就是說, 一個人願意為了別人活著。願意為了別人無怨無悔的付出。尤其當他能力越來越大的時候,他貢獻的人就都成了他的保護者。
因為當一個人時時刻刻想著貢獻別人的時候,他的心是博愛的,寬廣的。就像大肚子彌勒佛。因為他的心胸寬廣。能容天下難容之事。所以他受到很多人的愛戴。也因此得到他好處的人願意全力的維護他。這使得他在遇到危險的時候,有人願意無條件的幫助他。這就是感恩的力量。這就是我個人理解的這句話的意思。不為了自己而生存的人。反而最終得到了最好的生存機會。也讓自己的人生有了最大的價值。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這是大學裏的一段話。有的人認為這一段話非常的深邃,理解不透。而我卻覺得這一段話非常的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