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連長?”
從陳家回來的第二周,陳瑋就在部隊食堂門口被人堵著了。
和他走在一起的王副連,聽到這個女聲就知道是誰了。
果然,打眼一看,站在他們麵前的就是女軍醫仇星華。
仇星華是陳瑋父親陳興武老戰友仇鬆良的小女兒,從小被上麵三個哥哥寵著長大,後來又女承母業做了軍醫,之後分配到了陳瑋所在部隊的基層醫院裏上班。
“仇醫生,今天怎麼有空下連隊了?”王副連這是明知故問,看他這一臉看熱鬧的表情,陳瑋用胳膊肘迅速杵了他一下。
“仇醫生!”
“陳連長,叫我星華就好!”
陳瑋在1967年在戰場上受過一次挺嚴重的傷,這時的仇星華剛好是戰場後方醫院裏跟著自己老師在學習的實習醫生,兩個人在戰地醫院裏相遇。
那時候還高高瘦瘦的陳瑋,每天在病房裏齜著大牙樂嗬嗬向其他的傷兵講自己在老家時的趣事,講自己的爺爺奶奶、大伯大娘、兄弟姐妹們,講陳家村平淡的日子,講陳家村的山與河......
其實,陳瑋當時的傷還是挺嚴重的,不然也不會從前線送到後方醫院裏來。仇星華跟著自己的老師,每天來關心陳瑋的病情狀況,一點一點看著他從傷病的折磨中走了出來,看著他開始向周圍人講起自己的老家,自己的兄弟姐妹們。
後方醫院接收的傷兵,幾乎都是在戰場上負的傷,有些被炸了腿,有些沒了胳膊,有些終生落下了病根——
所以病房裏的氛圍說不上多好,甚至有些沉重。
陳瑋的講述讓很多人看到了生活的希望,那些傷兵們從陳瑋的話裏,想到了久違的家鄉、許久未見的親人——
仇星華注意到陳瑋,也是因為陳瑋的樂觀,對生活、對生命的熱愛。
她覺得這個受傷的戰士身上,體現出的樂觀精神,很是讓她神往。因為仇星華的母親馮媛媛是一個多愁善感的林妹妹,非常敏感,出了事情隻會往不好的方向去想,每天在家裏傷春悲秋,自己的父親仇鬆良犧牲後,家裏的氛圍極其低沉,母親整日在家以淚洗麵,家裏家外的事情她都不管,隻陷在自己的情緒裏走不出來。
仇星華在這種家庭氛圍下壓得喘不過氣來,隻能借著老師要到後方醫院做援助的機會,跟著老師一起來到了這裏。
來到這裏前,仇星華和自己的母親大吵了一架。
雖然離開了家,讓她覺得自己呼吸著自由的空氣,但對母親不是沒有內疚的。父親的犧牲,家裏最悲痛的就是母親了,她遲遲走不出來,做子女的原本應該理解她開導她,可是當時被壓得喘不過氣來的仇星華,選擇了逃避現實。
仇星華在後方醫院裏,忙起來的時候根本想不起來家裏的事情,但一旦閑下來就會想起流淚的母親。
陳瑋的出現,好像就是在她陰霾的生活裏,灑下了一束光,這束光讓她想起來小時候一家人都在的場景,外表嚴肅實則對她很是寵溺的父親,敏感但對生活充滿情趣的母親,三個調皮搗蛋但寵愛自己的哥哥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