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環節經過這些事情後大家更踴躍的參與到作詩的冥想了,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夠拿到名次,這樣可以優先品嚐桃花釀,隨著大家陸陸續續的寫好詩後遞交到小二手中,小二在遞交給賈老板,沒錯,這第二環由賈老板給大家揭詩!每人都興奮且期待的聽到念到自己的詩,人群中有官差來到,大聲的喊到,吏部尚書到!上官城主到!!這時兩旁的人群紛紛避讓,讓出一條路來,隻見兩位大人身後都跟著十多個人一起來到大堂中間,這時賈老板匆忙的過去拱手迎接,恭迎吏部大人,城主大人,小民有失遠迎還二位大人望見諒,吏部大人揮揮手,不打緊,今日來到真武城有要事辦,正好聽說這裏舉行詩會,特此來看看這真武城才子們的風采,據說今天真武第一才子和才女也都在?是的!大人!二位才子皆在此,賈老板回複道。
正好,老夫也是個極喜詩詞歌賦之人,其實這位吏部大人叫魏正安,是個不折不扣的詩詞大家,隻不過入朝為官後鮮少有他的作品流入出來,官居一品,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掌管天下官員升遷調度,是不折不扣的玄武國實權人物,但是為官清廉,
今天,我們兩位大人隻做賞詩,不做評判,爾等無需顧及,正常鬥詩即可,這兩位大人的到來也為整個詩會的檔次提升了不少,大家更興奮了,如果自己的文采能得到兩位大人的青睞,那以後得仕途必定一路暢通!所以大家更期待賈老板能念到自己的詩詞了,二位大人就坐後,小二趕緊端來茶點,其實黃有才看到兩位大人來的時候非常的高興,因為這是一次很好的表現機會,雖然副城主這個老爹不在,但是他本身也是見過大世麵之人,並不怯場。
賈老板拿出第一首詩念了起來,第二環節是不限詩詞的,所以有人寫詩,有人寫詞。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之子於歸,宜其室家。
桃子夭夭,有蕡其實。
之子於歸,宜其家室。
其葉蓁蓁,之子於歸,
宜其家人。
詩意:《桃夭》全詩分為三章。每章都先以桃起興,繼以花、果、葉兼作比喻,極有層次:由花開到結果,再由果落到葉盛;所喻詩意也漸次變化,與桃花的生長相適應,自然渾成,融為一體。
第一章以鮮豔的桃花比喻新娘的年輕嬌媚。“桃之夭夭”,以豐富繽紛的象征意蘊開篇,撲麵而來的嬌豔桃花,使詩歌產生一種強烈的色彩感。“灼灼其華”,簡直可以說桃花已經明豔到了極致,靚到能刺目的程度了。從比喻本體和喻體的關係上看,這裏所寫的是鮮嫩的桃花,紛紛綻蕊,而經過打扮的新嫁娘此刻既興奮又羞澀,兩頰飛紅,真有人麵桃花,兩相輝映的韻味。詩中既寫景又寫人,情景交融,烘托了一股歡樂熱烈的氣氛。
第二章則是表示對婚後的祝願。桃花開後,自然結果。桃樹果實累累,桃子結得又肥又大,此乃象征著新娘早生貴子,兒孫滿堂。
第三章以桃葉的茂盛祝願新娘家庭的興旺發達。以桃樹枝頭的累累碩果和桃樹枝葉的茂密成蔭,來象征新嫁娘婚後生活的美滿幸福,堪稱是最美的比喻,最好的頌辭。
歌詠桃花之後,更以當時的口語,道出賀辭。第一章雲:“之子於歸,宜其室家。”也就是說這位姑娘要出嫁,和和美美成個家。第二、三章因為押韻關係,改為“家室”和“家人”,其實含義很少區別。古禮男以女為室,女以男為家,男女結合才組成家庭。女子出嫁,是組成家庭的開始。
全詩每章四句,以桃花起興,以桃花喻美人,為新娘唱了一首讚歌。此篇語言極為優美,又極為精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