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何家來人(1 / 2)

薑嬤嬤在院裏見了代王氏來告假的呂媽媽,神情略顯複雜,八姑娘在萬壽堂著了涼,她這個管事自然難辭其咎,怕是連太夫人也會心生不安。

好生致歉一番,送走了呂媽媽,薑嬤嬤進屋走到陸氏身旁,小聲說了幾句,安蓉就見祖母的臉上露出焦急的神色,急匆匆的說了句:“今日先散了,薏姐兒病了,我去看看。”

安蓉自然不能就這麼回去,先吩咐丫鬟將兩位妹妹妥帖的送到各自姨娘身邊,又派人叫來了柏嬤嬤,這才匆匆帶著柏嬤嬤也去了西府的正德堂。

安薏雖燒了一夜,胃口倒還不錯,喝了一碗小米粥才又睡下了,陸氏放輕了腳步,走到床邊伸手在她額頭上探了探,察覺並不發燙,這才鬆了口氣。

或許是有些熱,袖子翻開來一截,露出白嫩的手臂,陸氏正想著把袖子放下來,卻突然看到了一塊深紅色的蓮花形狀的胎記,頓時身子就是一僵,湊過去仔細看了看,又用手摸了摸,露出極為複雜神色,像是難以置信,又像是極為歡喜,更添了濃濃的愧疚之色。

薑嬤嬤靠近小聲提醒道:“老太太,二姑娘帶著柏嬤嬤來了。”

陸氏似是突然驚醒,匆匆為安薏掖了掖被子,讓人請安蓉和柏嬤嬤進來,王氏聽聞婆母來了,此時也趕到了,一同跟了進來。

待柏嬤嬤上前把了脈,又看了先前孫姑姑開的藥方,隻覺得藥材用得十分得當,並無可以更改的,隻叮囑了女婢,房裏要有人時時守著,定要格外留意小主子再起高熱。

王氏吩咐南黛和南煙在房裏守著,又對尤媽媽敲打了一番,若是再有伺候不周的,就送她去莊子做活,另尋了旁人來伺候。

尤媽媽不是那不知事的,自是磕頭認罰,呂媽媽見火候差不多了,幫著勸了幾句,王氏才擺手讓她下去。

擔憂擾了女兒養病,王氏恭請太夫人移步,一行人去了正房,呂媽媽親自領著女婢們擺上點心和熱茶,見太夫人擺手,房裏的下人們都退了出去,呂媽媽跟著關好了房門,在門口守著。

安蓉自小在陸氏膝下長大,對祖母神情十分熟悉,此時見她略帶猶豫的看向自己,就見機告罪一聲也跟著退下了,屋裏就隻餘陸氏和王氏二人。

茶盞的熱氣氤氳而上,遮住了太夫人陸氏麵上的神色:“昨日是我的疏忽,平白讓薏姐兒遭了這樁罪。”

王氏一臉恭順道:“母親這是折煞兒媳了,是兒媳平日裏管教不嚴,才縱得薏姐兒如此胡鬧,還勞您親自過來探望。”

陸氏輕舒了口氣,搖了搖頭道:“都是自家人,這些客套話就不必說了,我已吩咐柏嬤嬤這幾日守在這裏,等薏姐兒大好了,再回萬壽堂也不遲。”

柏嬤嬤出生杏林世家,家中祖祖輩輩都有在太醫院供職的,自小耳濡目染,學了一手好醫術,若不是祖父牽扯進後宮隱秘之事,導致闔族都受到牽連,也不會自賣其身進了顧家,陸氏欣賞其醫術,將她收在身邊,免了她淪落為官妓的命運。

雖孫姑姑醫術也很是不錯,但柏嬤嬤畢竟更老道些,有她在一旁守著自然再好不過,王氏這回是真心向太夫人行禮道謝,陸氏指了指椅子,示意她坐下說話。

見王氏似乎顯得更為恭順了,陸氏狀似閑聊,問起剛剛無意中看到的胎記,王氏笑著答道:“薏姐兒剛出生時,手臂上就帶有胎記,看著紅彤彤的一小團,如今長開了些,看上去的確像是蓮花圖樣。”

陸氏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臉上浮現慈愛之色:“咱們薏姐兒這是得佛祖庇佑,定會福壽綿長。”

王氏隻覺著此話頗有深意,還未細想,門口傳來幾聲敲門聲,呂媽媽隔著門稟告道:“太太,何家來人了。”

何家並非尋常人家,何家嫡長子何子義在一年前與顧家嫡長女顧安菱定下了婚約,如今既是親家登門,自然不好怠慢,王氏略帶遲疑的看向婆母,陸氏慈和的笑道:“你自去忙,我也該回去抄寫經書了。”

將婆母恭敬送出了院子,王氏這才帶著呂媽媽和玉環去了接待貴客用的明薈廳,來人是何家的二老爺和兩位穿著頗為體麵的嬤嬤,雙方互相行禮見過,王氏問及來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