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薏麵露驚訝,不曾想如今邊境正是緊張的時候,陛下竟然臨場換帥,不過朝堂之事深思也是無用,隻盼著大姐姐能和大姐夫早日團聚。
王氏正準備派人去尋她,見她好端端回來了,隻笑瞪了她一眼,與湊上來攀交情的夫人們笑著說起孫夫人的喜好。
都是些低級官員夫人無法知曉,世家夫人都心知肚明的事情,隻是那些世家夫人大多是看不上這些小官小吏的夫人,極少會同她們說話,更別說透露些什麼,隻有這位顧夫人一向和善,對著誰都是一副好脾氣。
那些圍著王氏夫人們也紛紛打開了話匣子,說些家長裏短的,卻透露出很多要緊的消息,比如如今南陽府的器械庫都快被三皇子搬空了,再比如原本隻是末等世家的郭家,如今隱隱有壓過劉家的跡象。
前者,城外的難民才散去不久,孫知府也絕非昏庸之人,表麵上看是礙於皇子的身份,不得不將武器交出,但聯想到三皇子幾乎將院裏瑣事都托付於知府夫人,看來孫知府十之八九已站隊三皇子了。
後者,郭家是郭姨娘的娘家,劉家先前也算是南陽府的二等世家,郭姨娘的兄長郭墨衡雖在朝中頗受重用,如今也是一方知州,但憑借他一人,想壓過百年世家的劉家卻也是不能的,其中定還有隱情。
不過半月,永寧伯果然奉旨還朝,大姐姐和大姐夫時隔多年團聚十分不易,陛下雖因邊關戰事不利,下旨斥責一二,到底沒有收走兵權。
好消息接連而來,潮州府傳來捷報,三皇子身先士卒,大破敵軍,陛下下旨嘉獎,令其班師回朝,回京之時自然免不了帶上那幾位嬌客,不過各自一頂小轎,嫁妝也不過帶上幾口箱子罷了,這已是看在她們父兄捐獻有功的麵上。
潮州府上下官員大多都損在了戰事中,這些缺自然早晚是要補上的,大伯母的侄子馮承澤有意來潮州府任職,免不得同顧府多加走動,顧文安認為此事可行,多方推波助瀾下,果然達成了此事。
兩月後,王氏收到了京中來信,交代她提前為馮承澤打點一二,王氏自然上心,帶著顧宣靖親自去了一趟豐陽縣,讓人將府邸收拾出來,又找可信的人牙子采買了一批仆人,還以長輩的名義宴請了各府夫人,為他提前鋪好了路。
王氏一走就是半月有餘,府中事務都交由安薏裁斷,大亂剛過,雜事甚多,兼之郭姨娘或許因娘家有興旺之勢,小動作不斷,常斥責下人照料不力,甚至開口想要從娘家要幾個下人,都被安薏以母親不在,不敢擅自做主的名義應付過去了。
王氏回府後,呂媽媽自然提到了郭姨娘的不安分,王氏冷笑著讓人將郭姨娘院子封了起來,派嬤嬤盯著她抄寫佛經,讓她好好靜靜心。
不知是不是郭府聽到了什麼風聲,幾日後,郭府派人送來請帖,說是賞花宴,請王氏帶郭姨娘及府中眾女眷赴宴,王氏將請帖合上,放到一旁的桌上,呂媽媽小心覷著她的神色,輕聲問道:“太太,郭姨娘入府多年,隻郭府老太君壽宴,宴請過顧府一次,這回賞花宴我們是否前去赴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