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鋪墊成功(2 / 3)

或許是好山好水,孕育出鍾靈毓秀的薑氏族人,來自小雪蓮的記憶當中,桃花村的村民,一如盛開的桃花,粉麵瓊瑤。從老到少,都是好樣貌。

薑清時在三房的兒女當中,尤其出眾,意態安閑,氣正俊雅。薑劉氏則眉目盈盈,溫婉秀麗。四哥、五哥更是翩翩少年,溫潤從容。

到晚間,得知雪蓮蘇醒的族人,陸陸續續都派了代表前來探望。而最早得到消息的大爹爹、婆婆和大伯一家、三叔一家,也都全體探視過。

雪蓮爹娘並沒有宣揚她落水原因,對老宅的說法就是雪蓮洗菜腳滑入水。三哥那天看到的是雪蓮臥在石階前,具體也不知道原因,即便猜到點什麼,他一向憨厚老實,也不會多嘴。

入夜,雪蓮母親有話對薑父說就睡在正房,讓迎春陪著雪蓮睡在耳房,這邊小姐倆竊竊私語,那邊薑劉氏,也細聲將白天雪蓮所說之事告之官人。

薑清時聽後雖然覺得匪夷所思,但也沒出言反駁,盧太醫那天診過脈,確實覺得凶險,私下裏也告訴他隻能聽天由命,他不想讓家人擔心,便未將其中厲害告知。

薑劉氏見自家官人不吭聲,接著虔誠的說道:“菩薩低眉憐眾生,金剛怒目懲罪孽,想來二姐經了此番磨難,日後必有福報。”

薑清時心想,如今小女兒蘇醒過來,自然不必再提其中凶險,那畫本上也有諸多奇聞異事,還是待日後相看吧,夫妻二人一夜再無話到天明。

第二日三月十五,是七裏八村的草市,草市在“鹽鋪鎮”,這鹽鋪是南山村坡下葛家村旁的驛站和遞鋪而延伸出來的小鎮。

驛站是官吏、軍卒的招待所,服務人員齊全“門有守吏,裏有候人”;而“遞鋪”則專事郵遞,遞鋪除了遞送文件外,也負責向過往官員提供乘遞,現下郵遞有步遞、馬遞、急腳遞三種形式,內有五名鋪兵(馬手)值守。

又因這遞鋪離鹽場不遠,還需要幫著鹽場運鹽到官府指定的售鹽處,便從初始的小驛站、遞鋪,逐步壯大起來,落腳的官吏、軍卒也逐漸增多,“遞鋪”內的鋪兵增至三十餘人。

周邊的地段也繁華起來,吸引許多的商人在此買地建鋪子經商,更是從初始的草市,變至如今的大集市。內有賣飲食、藥材、生活用品的,還有一個小型的生鮮市場,以此也帶動了周邊經濟和生活條件。

說起飲食可離不開肉類,這鎮上也有家肉攤,攤主姓鄭,南山村人。日常去各村收了豬、羊,回來自己宰殺,通常是驛站、客棧、飯館預定的留出,剩餘的在攤位上售賣。但倘若趕上月末草市的大集,也有村民殺豬來賣。

隻是“去勢”的豬少,因現下不掌握給豬崽去勢的最佳時間,會使豬的死亡率增高,所以大多的豬未曾“去勢”而使肉柴,加上豬的品種又少,也就一百二、三十斤。

東坡先生有雲“黃州好豬肉,價賤如糞土”,這指的是偏僻之地。正常售賣一頭豬一貫錢,一頭羊4貫錢,一頭牛看年齡5-10貫錢,一頭馬看品種25-50貫錢。

宮內以羊肉為主,因人員銳減,一年隻需十多萬斤,而宋神宗時期要吃四十三萬四千四百六十三斤羊肉,豬肉四千一百三十一斤。

活牛價高,但牛肉價卻低,羊肉平民吃不起,所以民間售賣牛肉也屢禁不止。

而豬肉倘若成為京城人的盤中餐,那花樣便多了,旋炙豬肉皮、豬胰胡餅、秘製豬肉,以及東坡肉,京城繁華,人口眾多,富人吃羊肉,平民也是要吃豬肉的,不僅吃豬肉、牛肉,豬下水也是吃的。

京城好多小吃跟豬下水有關,例如“豬肚”“豬髒”“豬胰胡餅”,還有豬肺做的“灌肺”、豬肝做的“肝髒夾子”,更有“豬肝羹方”“豬腎羹方”“豬腎粥方”“釀豬肚方”都是用豬肝、豬腎、豬肚燉湯做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