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養小鴨子的場地建的寬敞,同成年鴨窩相同,占一畝地,三周齡大的鴨子可養四千五百隻左右,整體向下微斜,可保證居住區的幹燥度。
為避免小鴨子踩踏、擠壓,窩裏起高隔斷,而窩門設計的更是巧妙,用擋板卡在中間,白日裏抽起,下方留出供小鴨子自由進出的空間,晚上將擋板放下來可保暖,室內的地上鋪的稻草。
因為小鴨子不能入水,所以飼養小鴨子的窩是四麵圍起,保暖又不擁擠。
雪蓮心想,古人雖沒有現代的機械化和電子智能產品,但隨處可見智慧的結晶。
更巧妙的是小鴨子窩背麵的木板上掛著木牌子,上麵標明鴨子的周齡和月齡。到了四月齡的就可以挪到成年鴨舍,因為可以產蛋了。
雪蓮心算了一下,為了科學管理,又省人工,養小鴨子的一畝地是分成了九欄,那就是為保證可以一直生長到三月齡,每欄養五十多隻小鴨子一直養到大。
除了河邊的露天鴨窩,莊子內也會有兩排帶棚的圈舍,等成年鴨窩滿員後,就要降低育孵速度。
未來西塘養鴨場建成後,可養殖鴨子的數量是一萬五千多隻。每個成年鴨舍占地一畝,分成五欄,這樣養殖密度小,傳染疾病的機率也會減少。
四人走至第二個鴨舍前,看著窩內的鴨子因初來乍到有些認生,正在互相聯絡感情。
光聽叫聲就熱鬧有勁,再探身查看,分成五欄的成年鴨窩裏,每欄都有兩隻公鴨子,日後也將是這一欄內的領頭鴨。
羅致遠介紹到,鴨舍裏放的是二百隻成年母鴨和十隻壯實的公鴨。
河邊暫時隻有二百多隻鴨子,雪蓮也不急,養鴨場要穩步推進,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最終還是看銷量。
雪蓮仔細算過,鴨子的產蛋期最多三年,因著有營養飼料喂養,可以增加鴨子一年左右的產蛋周期。
即便最後兩年鴨子的產蛋量同比降低,但這快五年的老鴨肉最是滋補,通常很少有人會養這麼多年,但雪蓮如今走的也不是尋常路,多養一年經濟價值會更高,帶來的效益也會更高。
此時正是春暖花開時節,鴨子們也不懼夜晚的涼風,可用漁網拉起一人半高,四角固定,中軸立柱,南麵兩角留出三分之一處墊高,鋪稻草,並放置特製的竹籠,鋪上柔軟的稻草,給鴨子產蛋用。除了入門處和南麵,擺放十幾個,門的位置都相同,南麵也是可掀開,過段時間就可以放養,讓這些鴨子們去河裏捕食。
幾人正看著第二處鴨窩,隻見剛才離去的小廝引了兩個莊稼人打扮年約三十的中年男子走過來,兩人行了禮。這二人一個姓陳,一個姓婁。
羅致遠介紹到:“這二位是薑師母和二娘子,以後就是你們的主家。”
二人早被囑咐過,知道以後的主人就是二娘子,兩家人是幫著二娘子養家禽、家畜。
這二人是老實人,剛才在那邊做活也瞧見來了生人,見是女眷,穿著打扮不是尋常人家,心裏也猜測是主家。因守著規矩,也不敢貿然上前打招呼。
二人又再次行禮認主,羅致遠介紹了兩家情況,其中矮胖笑眯眯的叫陳大,還有個弟弟叫陳小,家有十口人,另外一個瘦高個,叫婁迎釗,家有七口人。
這兩人的父親,陳老丈和婁老丈都擅長養家禽家畜,如今二人正在去泉州的路上,為雪蓮甄選家禽家畜。
羅致遠問二人在做什麼時,陳大回到:“小的兄弟倆和婁兄弟正在搭建幾間窩棚,莊子建好之前,兩家人就先住在鴨舍邊,一能守夜,二能做工。再一個主家蓋莊子我們幾個男人都有一把子力氣,也能搭把手。”
雪蓮一聽,看了眼薑劉氏,薑劉氏忙說道:“守夜確實需要人,但沒道理一家子都住在窩棚裏,雖說開春了,但兩頭兩尾還是陰冷,這邊還靠近河邊,女人孩子可受不了。家裏頭還有幾間倒座房,擠擠也能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