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二人也收了爭強好勝之心,帶著一兒一女跟隨二老爺回了老宅,離開是非之地。
兒子、兒媳、女兒、女婿現如今都在二爺縣城的酒樓裏安身,兒子、女婿是大廚,女兒、兒媳就在後廚幫工。
錢師傅的女婿與他兒子是師兄弟,災荒之年逃荒到的東京城,那時才七八歲,碰巧遇上錢師傅並被他帶回家收養,傳了手藝,成年後師娘見這徒弟人品不錯,就將自家女兒許配與他。
如今錢家在縣城裏買有二進的大宅子,雇了一個老媽子並一個丫鬟看顧錢家的孫子和外孫,錢氏夫妻二人就在老宅幫著二老爺盡孝。
這二人原也可以早出晚歸,回家住去,隻他們清靜慣了,倒喜歡住在府裏給管事們置的小院裏,安逸舒服,遠離了爾虞我詐,兩人恩恩愛愛,兒孫都排在後頭。
雖二人一身手藝無處施展,但也沒扔下,沒事就研製點新花樣,主子也賞賜不斷。錢氏夫妻身契不在府裏,但這一家子人對薑二老爺卻是忠誠不二。
沒有薑二老爺,他們一大家子現如今可能屍骨無存,所以重金也挖不走。
薑二老爺想著這二人收山太久,也該技癢了,於是願意做個順水人情,讓二人跟了雪蓮,並替雪蓮應承,莊園裏會有一棟二層小樓院是留給他們一大家子的,月銀仍舊是薑府出,雪蓮那邊待有了進項也會給月銀,不管那邊的月銀給多少,薑府這邊的不會減,也不會變,兩人一聽自是願意。
薑二老爺又特意交待:“你們倆不可輕視二娘子,若是讓我知道,也別怪我給你們沒臉,莊園沒蓋好前,你們就在這邊住著,等那邊建好了,估計留你們在府裏都難。”
錢氏夫妻知道利害關係,更是知道輕重的人,蟄伏這麼久,如今既不用出頭露麵,也不用四處奔波,又能施展手藝,兩人自是二百個願意。
錢氏夫妻閑的太久,心裏積攢了太多的奇思妙想,對於豆腐房的建設,提出了許多寶貴的意見,在原有雪蓮的想法之上更上一層樓。
房簷設計寬出許多,地麵向下延伸,牆體也比正常的高出一半,內裏用木頭搭建了個閣樓平台,既省地又多出了許多空間,柱子立的高高的,分隔出兩個磨盤的位置,木製寬台階帶扶手,平台上分成三個工作間。
立柱的設計將屋內自然分隔,一層南邊是兩個磨盤間,南牆開扇寬門供拉磨的驢進出,也方便裝卸貨物,中間是豆腐間,特製的蒙了厚厚紗布的木桶濾漿,就擺放在兩口鍋灶上,設計了扶梯,磨出的豆漿直接倒上去,過濾到鍋裏。
今日錢師娘過來就是要試做豆腐,於是雪蓮讓眾人都跟著去了東跨院,因昨日知會過,陸成家的早將今日用的豆子泡好。
錢師娘帶著眾人用石膏做了南豆腐,這南豆腐,細嫩光滑、含水量多、色澤潔白,俗稱“嫩豆腐”,更適用於做拌、燴、燒,製作湯、羹菜肴。
而雪蓮知曉石膏豆腐不宜多食,尤其是老人孩子,會加重腎髒器官的負擔。
而雪蓮要用的是鹽鹵、醋和酸漿做的北豆腐,有質感和豆香味,含水量少、色澤白中略偏黃,質地比較粗老,俗稱“老豆腐”,適合煎、炸、釀以及製餡等,更主要的是可以製成豆腐皮、豆腐幹、油皮、腐竹、素雞、素火腿等。
雪蓮從前隻做過簡易版的豆腐,如今隻能靠錢師傅和錢師娘,她隻提出來想法,由這二人琢磨和研究。
南北豆腐的製作過程相似,都是將泡好的豆子磨出漿,過濾後熬漿、製漿,大火燒開後冷卻一會兒,分多次加入鹽鹵攪拌,再次燒開出現豆花後,就可以將豆花舀進蒙了紗布的模具裏,重物壓實,半個小時後就大功告成。
靠北麵的房間放豆腐模具,留出中間通道,兩邊靠牆各起一排架子,製好的豆腐連著模具一部分被送到這裏,一部分送到閣樓的平台上製成豆製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