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安長公主和鄧太夫人在屏風後頭聽著連連點頭,這對苦難的小姐妹是對好的,並沒有被富貴迷了眼,倒是可以放心無憂的放在雪蓮姐妹身邊。
她們的來曆,紅姑早派了人調查清楚,這對小姐妹姓彭,吳江人,水災過後一個六歲,一個四歲被狠心的婆婆賣給人牙子。
姐妹倆沒有正式名字,被賣之前家裏頭都是大妞、二妞的叫著,下麵還有一個二歲的弟弟。
因著水災七裏八鄉被賣出的女娃有上百人,裝滿一車就被運走,無奈的娘親抱著弟弟跟車走了一村又一村,直到裝滿了苦命的被家裏頭舍棄的女娃們,才駛向碼頭裝船運到臨安。
彭氏姐妹的娘是個繡娘,姐妹倆從懂事就被摁在凳子上學著繡花,大點學著畫圖樣。
隻是這彭大妞從小力氣就大,普通的繡花針她用不了,一用就彎,為此沒少挨彭老婆子的打,隻是打輕打重,她都不知道疼。
一眾女娃被運到臨安城,姐姐被雜技團相中,花了十貫買下來,隻是沒有相中二妞,太小又瘦得脫了相,怕不好養活。
大妞不能舍下妹妹,拚命給雜技團的管事磕頭,最後那管事一心軟就多花了三貫錢將妹妹也一同買下來。
有好心的管事,卻沒遇上好心的管教媽媽,自到了雜技團姐妹倆沒吃過一頓飽飯,這管教媽媽苛扣姐妹倆的吃食,拿回家去省家裏的嚼用,且心狠手辣,稍不如意就是鞭子伺候。
於是姐妹倆常在一處祈禱,若是有人能救姐妹二人於水火,必感恩以報。
兩個人也認死理,因雪蓮的阻止讓大妞免於責打,如今又聽說是雪蓮出的主意要買下二人,雖然公主府富貴,但也沒使這二人忘記初心。
其實今天就算是她二人要留在公主府,公主府也不會當惡人再把她們推出去,放到哪個院裏當個粗使丫鬟就是。
但如今小姐妹跟著雪蓮卻是不同,隻要忠心,吃飽穿暖必定是缺少不了,且更有人情味。
彭氏姐妹二人看著小,實際上姐姐已經十二,妹妹十歲,因常年饑餓才會顯得羸弱瘦小,與實際年齡不符,將養時日就能恢複正常。
不光鄧太夫人、周嬤嬤等人明白長公主府的苦心,即便是雪蓮也心知肚明。
當長公主挽著姑母鄧太夫人送至垂花門時,鄧太夫人說道:“珍珠啊,你該常出去走走,不要自苦,雲溪是不願意看到你如此苛待自己。便是策兒,為著你也心思厚重,過不了幾年,他也該失眠了。”
鄧太夫人說著話,向跟在後頭的雪蓮招招手,待雪蓮快走幾步到了身前她又接著說道:“可不能便宜這臭丫頭,錢不能讓她都賺了去。”
雪蓮雖與二人隔著距離,但鄧太夫人故意放開聲音讓她聽到。又喚了她到身前,就是要借了她的天真爛漫。
於是雪蓮也不怕責罰開口說道:“是,這錢原不該讓二娘賺了去。人生在世數十年,生老病死是大自然的規律,逝者已逝,他們天上有靈,總是希望家人能夠過得開心快樂,不然在天上看著家人過得不開心快樂,會舍不得投胎轉世。況且活的人要往後看,後既是以後也是子孫後代。”
雪蓮隻用二人能聽到的聲音,語速緩慢像說故事一般娓娓道來,公主和鄧太夫人身前隻有青姑一人。
一席話不僅讓壽安長公主聽進心裏去了,就連青姑聽了以後都心內暗想,怪不得翠姑要高看這小娘子一眼,確實與眾不同。
青姑望了望長公主,見公主有幾分意動,心中暗喜,於是喚了女使近前侍候,她自去公主的私庫,給雪蓮多備上一份回禮。
壽安長公主和姑母約了十五到靈隱寺拜佛後,眾人上了軟轎到了側門,長公主知道雪蓮和鄧太夫人不是一路,特意吩咐紅姑派了府裏的馬車送迎春姐妹。
公主府寬敞的馬車裏堆滿半車回禮,隻周嬤嬤、香蘭陪迎春姐妹乘坐,荷心和香娜帶了彭氏姐妹坐了保和坊的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