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軍中就會用燒酒給傷兵消毒,如今有了這酒精,對於處理傷口更是事半功倍。
天家趙昺欣喜的說是要重賞,薑侍郎裝模作樣攔著,隻說原就是誤打誤撞,能給國家效力,都是大頌子民應盡的本份,不求獎賞。
隻是戰宗皇帝金口玉言,既說了賞就肯定要賞,更何況國庫充盈,國泰民安。
薑侍郎進獻有功,官升吏部從三品侍郎。
薑侍郎更是乘勝追擊對天家言道:“臣尚有個利國利民的物件要敬獻,隻是如今還在研製當中,一旦成功必造福黎民百姓。”
天家一聽既好奇又高興,當場發話:“若真如愛卿所言,朕便再為你官升一品,升任你為正三品尚書右丞。”
待將蜂窩煤、蜂窩爐進獻給天家,薑大伯離著二品尚書的距離就更進了一步。
雖薑侍郎並不是個好大喜功之人,但是為了家族榮光,為了佑護族內子弟,還是需要爬一爬、升一升,挪挪位置。
且他聽說,族弟清時家的這位二娘子,聰明伶俐是個有大造化的,所開胭脂水粉的勾當,產品獨一無二,生意興隆,隻清河縣城的鋪子開業,頭幾天便日進萬貫,且是個有想法心善的小娘子,張羅著要在清河縣城建慈幼院育幼、養老。
薑侍郎也想給這個,讓自己官升一品的侄女掙一掙,於是又故作謙虛的說道:“族中侄女很是能折騰,因著驚蟄那一日失足落水後有驚無險,家中長輩疼惜,送了鋪子給她,這剛學著開店做生意,掙了點錢財,便感念大難不死,要在清河縣內建慈幼院,收養孤兒、棄兒和撫養孤寡老人,以謝天恩。為臣瞧著不像樣子,派人回去嗬斥了一番,不知天高地厚,不過為臣也覺得是族侄女的一片犬犬愛心。”
天家一聽,這是好事啊,是為朝廷排憂解難的好事,於是禦筆一揮,從清河縣城劃出兩千畝的土地送與雪蓮,算作慈幼院的居養地,而建築地點具體需與清河縣衙商議再定。
另撥銀一萬兩用於建設補助,每年朝廷再撥紋銀五千兩作為補貼。
隻是天家在慈幼院正式投入使用之前,會派出專人驗收,使用後,每半年派審計院的監察使前往監督,但不會幹擾和參與管理。
屆時也會要求清河縣衙的官員,每七天輪值前往慈幼院辦公一日,為院裏解決實質性困難,同樣也是起到監督的作用。
再一個是劃撥的居養土地,今年已經佃出去的,隻能夏收後收回。
但建築土地可酌情給予補償收回加緊建設,爭取入秋之後完成驗收。
這樣就可以在入冬以前收養孤兒和老人,可以免於清河縣冬日裏再有凍死的現象。
除此之外,天家更給力的是親自書寫了“積善傳家”的字樣,製作成牌匾賞給雪蓮,可以免征三年的商業稅收。
但薑侍郎是何許人也,想著如今雪蓮的化妝品鋪子生意如此之好,也不差這三年的稅錢。
他為了在天家眼前刷好感,於是回道:“回皇上,老臣這侄女極是聰明伶俐又心善,說是日後賺得錢財,要去偏遠貧困山區開設慈幼院,收養被遺棄的孩童和孤寡老人。還要在當地買山地建成農莊養花、種地,待這些孩童長大成人,就可以就近安排到莊子裏工作。那成材的還要供著讀書,是經商料子的,就安排到家中的店鋪裏學習。老人們在莊子裏可以幫著照顧孩童,待年老需要照顧時,這些孩童長大後也可以反哺。”
天家聽後對雪蓮極為好奇,原本就是少年郎,如今隻是學著老成穩重,實際上卻是活潑好動的性子。
官家沒想到一個七歲的女童竟然如此大愛,又想著這收養孤兒是好事,於是當場應承薑侍郎需要哪裏的山地和林地,可以用一半的價格購買,並給了蓋有玉璽的證明,同時免去與雪蓮簽了契約慈幼局自謀生路少年們的徭役。
天家除了免稅,另送塊水路暢通的牌子,從南到北,從東到西的水路都可暢通無阻,以此彰顯天家對仁義之商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