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前行,在蚯蚓棚停下了腳步,雪蓮仔細查看了蚯蚓的生長情況和製作流程。
蚯蚓棚最外側留有兩間工作室,外間多個火灶通向裏間的火炕,灶上配有特製的平底大鍋用於烘培蚯蚓。
平底鍋內加入細沙文火炒熱後,再加入蚯蚓小火烘培,等蚯蚓被烘幹後就可以磨成粉末,是極佳的飼料,用於喂養家禽家畜和魚蝦,蚯蚓土又能夠用來添加進花田裏增肥,一舉三得。
蚯蚓土還被用來養殖菌類,蚯蚓棚旁邊起了高棚,搭了架子,選了合適的椴木做為依附,鋸木屑作為培養料,再加入米糠、麥麩、糖等營養物質,來培育菌類。
從竹林內移植帶菌絲的泥土和自製腐葉泥土,滿足竹蓀的生長條件,這項工作由養殖能手們去操作和摸索。
太陽升起,大棚內的溫度比室外高出幾度來,一行人走在架子中間留出的采摘通道上,都是一臉迷惑的看著樹樁和培養料,還有一壟壟不同於普通泥土顏色的深褐色土壤,腐爛的樹葉散落其中。
菌棚中的一切都讓人驚奇,椴木和培養料上都有肉眼可見的菌絲。
雖然培育還在摸索中,技術尚不成熟,但假以時日在不斷試驗總結中,會掌握最佳的菌類生產條件,提高培植成功率。
且百花莊園的竹林內還有一處試驗田,用最適合的土地培育,繼而克隆適宜菌絲生長的環境。
出了菌棚,眾人繼續往上走,一路上看得見工人車水澆地,鋤草耕種的勞動場景。
四月十二這一日注定是個熱鬧的日子,午飯後三房長孫媳婦開始陣痛,請了接生婆接生,婆婆和嬸娘們都在家裏頭幫忙,小輩們得了吩咐,不許靠近產房。
到晚間亥時一刻大嫂小張氏產下一子,重約五斤六兩,喜得大房第二日滿村裏分發喜蛋,為怕驚了嬰兒和產婦,隻在祠堂外頭放了一掛鞭炮。
這分發喜蛋也有講究,男孩單數,女孩雙數,雪蓮的大伯母好麵子,又想顯擺大房長孫的到來,每家都送去了九個染成紅色的喜蛋,取長長久久的寓意。
隻是顯擺也得看自己的實力,薑張氏原就沒準備那麼些的雞蛋做喜蛋,倒是嘴巴一張一合就朝著雪蓮家要雞蛋,話裏話外兩層意思,一是二房掙了錢,二是三哥給二房當牛當馬,她這個當娘的還沒看到銀錢。
雪蓮的婆婆瞧著不像樣子,說道:“老大家的,這三哥去做工尚未到一個月。你若不願意,不想讓三哥在外做工,趁早讓他回來。”
薑劉氏原就是帶了陸成家的在老宅幫忙,聽了這話也不欲多做糾纏,不看僧麵看佛麵。
她讓陸成家的回去點了三百個雞蛋送到老宅,又將準備的紅布、銀手鐲送了來。
雪蓮的大伯母,立時一張堆滿皺紋的臉笑開了花,她若知道原還有個銀質的長命鎖被減了去,不知該做何感想。
大房的添丁並不能阻擋雪蓮等人的農莊一行,午飯後眾人小憩片刻,又換了一身工作服,穿上便鞋,又接著農莊一日遊未完的行程。
這一次的目的地是作坊和居住區,新來的十二名丫鬟也放在作坊裏做工。
雪蓮的計劃是等人手充足後,園林也建好了,這些丫鬟規矩學得好,就放在園子裏聽差。
十二名丫鬟分成三組,幽蘭、空竹、寒梅、傲菊一組,春花、秋月、夏荷、冬雪二組,專門跟著老手做香皂,剩下一組以藥為名紫蘇、白芷、芍藥、半夏跟著會做藥膳的錢師傅學習。
接著眾人到宿舍區視察,宿舍區裏,男女宿舍都已布置妥當。隻綜合樓裏還有瓦匠在做著收尾工作。
雪蓮等人先去了南麵的管事房間,院裏用籬笆隔斷,院牆邊移栽的淩霄花藤怒放出橙色花朵,熱鬧的爬了滿牆。
踩著石板鋪就的甬路進了院裏,房間門口都設了玄關,玄關處擺放著清爽的盆栽茉莉,散發著甜香的氣味。
進了玄關就是起居室,起居室一分為二用木製屏風相隔,一半是床,一半是客廳,臥室裏有衣櫃、儲物櫃,兩間房之間是衛生間,大管事們是兩人共用一間,住在背麵的小管事是四人共用一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