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滿載而歸(2 / 3)

西塘的莊子裏由陳、婁兩家,共同研究強製肥育的飼鴨方法。

最終選了羊的盲腸,將其曬幹後,用油脂和麥麩揉搓,使它柔軟呈橡皮狀當作導管。

鴨體放平,一頭用細細的陳年蘆葦管包在羊腸裏頭,這樣防止損傷食道,一頭是推進式的漏鬥。

育肥的鴨子選的是50天左右的小鴨子,填量由少到多,使鴨逐步適應。

填鴨的飼料呈粥狀,初期稀些,後期稠些,填食後輕輕向食道內擠壓。

每日填四次,即早寅時初,上午巳時初,下午申時初,晚上戌時末。

育肥喂養需要半個月,這當中鴨子要適量飲水和進行水浴。

今日選的鴨子,喂養了十多天,就已經比同齡的鴨子肥壯,證明填鴨喂養的方法得當。

錢師傅將摘洗幹淨的鴨子脫骨剔肉,拿雞油煸炒的菇筍火腿晾涼後切成丁,再同蓮子、熟白果、栗子丁、紅棗和蒸熟的糯米飯,加紹酒、醬油、白糖、海鮮味精一塊拌成餡兒,裝進鴨肚子裏,再縫好刀口,將鴨子背朝上放入盛器,上籠蒸兩個時辰。

廚房中,一個灶上蒸肉,一個灶上煮鴨湯,都是慢工活,錢師傅處理好了放上籠屜,就丟了手,扔給廚娘看火,他又溜達著去溪邊釣魚,可真有癮。

而錢師傅順手從溪邊帶回來的抱籽河蝦,也被陸成家的惦量著,要做道蝦籽獅子頭。

現成的新鮮豬肉,切成丁同蝦籽、菇碎加了調料製成丸子,再過了油入湯水細細的煨煮。剩下的河蝦加鹽煮,也是一道菜。

流經百花莊園山穀中的小溪被拓寬加深改造,連著適宜釣魚的場地都搭上了涼亭,人工造了石桌、石凳。

莊園的基礎建設尚未完工,薑清時陪著方大家、盧太醫等人也不嫌棄人多噪雜,一行人不斷的變換“戰場”,深水潭、池塘和棧道邊,以蚯蚓為魚餌收獲頗豐。

溪水中還下了特製的魚簍,魚簍下頭連著一張大簸箕,魚簍裏頭固定了餌料,牽住繩索放進水裏,再灑些豆渣於上頭,不多時就能吸引成群的河蝦踴躍的遊進去,這時就需要眼急手快更要穩。

但因著四五月份正是河蝦抱籽的時節,味道雖鮮美,也隻撈取幾簍嚐個鮮便罷。

莊子裏的工人們閑來無事用竹筒、網兜,製成撈黃鱔的工具,三尺長短,一頭紮死,一頭削去一小截形成坡度。

用竹篾編成漏鬥狀,小頭的一麵朝著竹筒內,寬口朝外。

竹筒離半指的距離紮個對稱的孔,插入一根小指精細的竹簽,防止自製漏鬥入水飄出來。

夜裏頭竹筒內放了餌料放到下遊接近池塘的淤泥中,時常能捕撈到黃鱔,個頭大的挑選出來留給主家。

中等個頭的送到大廚房,燉上一大盤眾人嚐個鮮,小個頭的魚就放歸池塘養殖。

羅致遠計劃將竹林旁一處低窪地,擴建成淺水藕塘。

而跟著薑清時等人隨身侍候的半大小子,就是任管事的小兒子任徽安,年方十二,乳名虎頭,聰明伶俐、活潑好動。

從小生長在農莊,上山爬樹下河摸蝦都是把好手。

哥哥任徽平,大他三歲,樸實穩重,玉兒小他兩歲,芳名徽玉。

這一家人處事方正周到,忠厚肯幹,在莊子裏人緣極好,才被選中成為百花莊園的管事。

任世同的妻子王氏秀琴,原莊子裏的人都喚作世同家的,如今任世同升為大管事,她也跟著水漲船高,稱呼也跟著變成任家大娘。

這家人厚道,身份變了,卻沒有浮躁。

任世同常告誡妻兒切莫仗勢欺人,要本本分分做人,踏踏實實做事。

虎頭極有眼力見,幫著方大家、盧太醫等人掛餌、摘魚、換魚鉤,一刻也不閑著,忙得不亦樂乎。

眾人見是個忠厚肯幹的好孩子,反而多數時候不用他掛魚餌,並紛紛說道,要享受全套的釣魚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