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連氏姐弟(1 / 3)

因著大相國寺買賣眾多,財源廣進,對待窮人也寬厚許多,這個小院落一個月隻收六百文,兩家各出一半。

這在寸土寸金的東京城可是議價,等閑一間房在開封一個月的租金都要三貫左右。

兩家合租原也就是為了互相照應,宋娘子帶著小女娘孀居,連枝未出閣的小娘子帶著幼弟討生活,若都單獨居住,說不清的官司。

如今兩家人住在這小小院落裏的三間房,相互扶持,又有寺裏的僧人照看,也算是相安無事。

其中兩間各自作為臥室,一間作為兩家公用的廚房兼飯廳,院子隻有一分地,種上時鮮小菜,也能省下買菜的錢。

內牆角處自建有簡易的淨房和沐浴房,臥室內隻冬日裏在門口處放個幹淨的恭桶,暖時到了晚間少喝水,減少起夜,便不在屋內置恭桶,以減少異味。

宋大娘子帶著十歲的女兒巧姐過活,靠著給寺裏頭租房住的學子、客商們漿洗衣物、縫縫補補賺取生活費。

時而也同連枝一起被知客僧喊去客院,為達官貴人家的女眷做頓素餐,再幫著分送食盒。

但近前侍候貴人的機會比較少,因隻需送到院外,就有當差的粗使婆子接了送進去,院裏再由二三等丫鬟們接過,貼身侍候的大丫鬟們在門裏接了,方才呈到主子麵前,層層關卡,她二人想要見貴人們一麵難於上青天,不過時常倒能得了管事婆子給的賞銀。

宋大娘子不舍得巧姐拋頭露麵,便隻留她在家中練習繡技,做些縫補的活。

因宋大娘子繡技了得,書生們刮破的衣服到了她手裏,在破損處繡上一方竹子或是一叢蘭草,立馬一件新衣出場,所以在相國寺租住房子的書生中,也小有名氣。

且她為人良善,遇上那些寒門學子囊中羞澀時,也常會不收分文。

連枝姐弟和宋大娘子娘倆,先前還是輪換著用廚房,錯開時間做飯食。

到後來住的久了,彼此都是和善之人,互相憐惜,守望相助,便合到一處吃食。

二人若哪日得的賞銀多,便會割幾斤肉,蒸上一鍋的肉包子,也會送幾個給那些生活拮據的學子們,打打牙祭。

“種善因、得善果”,這兩家在學子中人緣十分的好,那些學子也常抄了書籍送與連勝,或是留他在身邊教習。

也因著連勝伶俐,有些沒帶書童的學子,也會雇了他去當短工書童,研墨收拾書房,幫著跑腿辦事。

有時路程遠,條件好的書生也會給連勝車馬錢,但他為了省錢貼補家裏,常會跑去跑回。

寺裏頭的武僧見連勝聰明伶俐,敏而好學,閑時也會教他些精巧的功夫,且指點他每日早紮馬步練基本功。

而連枝和宋大娘子哪日運氣好,遇上心善的老太君,想要積古的婦人說話解悶,也會使喚人喊了她們進去。

宋大娘子和連枝同是家道中落,但都讀書識字,談吐不凡,也不是那種阿諛奉承,一味迎合之輩,自是讓人另眼相看,得的賞錢也多。

偶爾還會得到幾件老太君做壽時,外頭孝敬的大衣裳。

各府裏主子的衣裳,由專門的繡娘或是貼身丫鬟來做,這些外頭送來的,常會拿來賞人。

都是精貴的料子,二人不舍得穿,由宋大娘子稍做改動後,連同平日裏繡的香囊、荷包等掛件,在市集上售賣,因樣式新穎做工精致,十分受歡迎。

在宋大娘子的指點和教授下,連枝的繡枝也與日俱增,加上她原就擅畫又有奇思妙想,設計出來的圖樣別致,在市集上售賣的小件繡品總會比旁人多二三十文錢。

連枝也常畫些心思巧妙的“仕女圖”“花鳥圖”,因用了吳道子吳帶當風的筆法蘭葉描,且青出於藍,尤其是衣服線條的處理精巧、逼真,在市集上也小有市場。

都是“天涯淪落人”,兩家人抱團取暖,

小德子歸途中拐去相國寺的燒豬院,買了些肉食,同交好的了元二師兄打過招呼,又把從宮裏頭帶出來的精巧點心和蒲中酒奉上,討好的說道:“了元師傅,小底不日將去往臨安當差,家中的事還需勞煩您給照看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