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君上
盡管知道這個事情一定會發生,他還是寧願選擇了這個事情不可能會發生,畢竟他們都是自己的兒子,不論是好的還是不好的,怎麼說,那幾個都是自己的兒子啊,這天地下最為讓人不樂的就是自己看著自己的幾個兒子在那裏奪權爭位,而他卻什麼都做不了。
這就是作為一個君最為悲哀的地方,你要作為一個君,你就有很多的事情隻能冷眼在一邊看著,看著他們出現了一個結果,或許這個結果才是自己最想要的,燕帝放任他們在那裏鬥,無非也就是因為他不知道應該立誰,不應該立誰,自古以來,定力儲君這樣的事情都是很重要的,所以他怎麼都確定不下來,怕自己一失足會成就千古恨。
而蕭王和魯王回府以後都進行了各自的商量,原本這件事情倒也沒那麼複雜,可是偏偏複雜的就是燕帝這個時候插了進來,燕帝說讓他們不要再這樣爭鬥了,那他們顯然就不能夠再怎麼爭鬥了,他們如果再這樣爭鬥不朽的話,燕帝絕對不會對這件事再這麼袖手旁觀了,如果他們真的達到出售起來,那麼對於他們兩個誰都沒有好處,如果是在以前,他們鬥了也就鬥了,反正也是他們之間誰勝了,誰獲得最大的利益,可是現在的情形確實完全地不一樣了,他們之間出現了新的敵人,經網歐陽瑞,雖然現在的歐陽瑞看起來實力還是不成氣候的,但是卻是能夠牽動他們變化的重要人物,如果歐陽瑞在他們兩個兩敗俱傷之後來一個坐收漁利,他們兩個就隻能吃上一個啞巴虧。
所以他們也正好能夠趁著這個機會休養生息一陣子,可是他們的休養生息,卻正是給了歐陽瑞一個崛起的機會,他們沒有辦法發展朝中的勢力,歐陽瑞就能夠趁著這個機會將六部的人給換成他的,因為通過許瀟玲的情報網,歐陽瑞又得到了刑部尚書那邊的一些不利證據,刑部尚書是蕭王黨的人,所以歐陽瑞必須把他給換掉,換成自己的人。
一個朝廷中最重要的是什麼,那當然是兵了,除了兵之外,那就是六部,六部幾乎控製了朝廷中所有的大小事務,所以,隻有接管了六部,才能將朝廷中的事務都接管到自己的手中來,所以,換掉了六門提督之後,緊接著的六部是歐陽瑞最先要控製的地方,而六部裏麵,當屬刑部最為易於,因為刑部常年都會有許多的案子,所以隻要從這些案例裏麵找到一些陳年舊事,都能夠將刑部尚書給弄下台,而無疑,這次的事情已經足夠將刑部尚書給換掉了。
“父皇!”歐陽瑞旋即就進到了皇宮之內,找到了燕帝,這個事情如果燕帝知道了的話,一定會雷霆大怒的,可是,燕帝有多少時候,是不怒的呢?
歐陽瑞原來是通過瀟玲哪裏的情報知道了刑部尚書曾經處理過一樁貪汙受賄的案子,那個案子的結果是刑部尚書將那個官員的所有賬簿什麼的全部都查貨了,可是最後,贓款卻不翼而飛,當時是因為那個官員已經說出了贓款的具體位置了,但是刑部尚書帶人去找的時候卻並沒有發現那些贓款,最後那個官員也就這麼在獄中鬱鬱而終了,都還沒有等到砍頭的詔令下來,就已經死在了獄中,而那些贓款,最後就不翼而飛了,那個原本是拿來賑災的錢,所以上麵的錢都有做了記號,很好認,這一次歐陽瑞拿著的就是當年的那個銀子以及一封信。
這份信是一個當年在刑部當差的衙役寫的,歐陽瑞好不容易才找到了這個人,原來當年之所以找不到贓款,是因為刑部尚書的監守自盜,他拿了那筆錢的大頭,然後將其中的一部分分封給了當時和他一起去的衙役們,並打發他們離開了京城,原以為時隔多年已經沒有什麼問題了,而那個衙役因為好賭,那些錢經年累月下來也已經沒有什麼剩了,多虧了在京城當過職很容易被人家知道,隻要一問就知道了。
歐陽瑞就是順著當年賑災的那筆錢的年份,再去找當時和刑部尚書有關的所有記載,那些和他一起的衙役刑部的資料庫那裏麵都是有著詳細的介紹的,所以歐陽瑞想要找的時候,一下子就把這些人的資料全部找出來了,而那個人顯然沒有想到嚴王爺能夠找到他,並把當年的事情全部都說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