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往事如煙(1 / 2)

第十一章 往事如煙

元旦過後,天一直陰著臉,而且賊冷賊冷,太陽也被厚厚的雲層慪得發黴了,偶爾鑽出雲層,也沒有多少溫暖灑落大地。人們雖然迎來了入冬後的第一縷陽光,在長時間陰沉的天空下生活著的人們,一個個的臉上都堆滿了笑容。閑在家裏的男女老少或背出桌椅板凳坐在房門前搓麻將,打字牌;或者手臂掛著個塑料袋,裝幾個紅黃藍綠的毛線球編織毛衣、毛褲等,享受著冬閑的日子裏溫暖的陽光。

小敏吃完中午飯,也跟往常一樣早早地就來到了村委會,見其他村幹部還沒來,便背著手,沐浴著冬日裏難得的暖陽,他一個人來到村委會後麵的河灘上。

北岸村有一座古老的仙人橋曾經是兵家必爭的要塞之地,三麵山高峰奇,一麵是悠悠的麻地河水一年四季無憂無慮地奔騰著向八百裏洞庭咆哮而去。

相傳太平天國石達開帶領義軍曾在此衝出了清都軍的圍剿;紅軍長征時,紅四方麵軍也曾在這裏避開了國民黨李雲傑的部隊圍追堵截。這些年來,隨著紅色旅遊熱潮的逐日火爆起來,有不少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們提議要好好利用現有的“紅軍樹”“紅軍墓”、紅軍標語等資源把北岸村打造成為全縣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王小敏站在一蔸不知名的卻仍是青枝綠葉的樹下,靜靜地盯著從東向西緩緩流淌的麻地河水。作為土生土長的北岸村人,村裏的曆史淵源,他都了解得一清二楚。他想起了自己和劉香妹分手以後,再也沒有見到過劉香妹了。

他參軍複員回鄉以後,第一個想見到的人便是劉香妹,他到了北岸村劉一刀家裏,劉一刀見到小敏心裏就生出了愧疚,小敏問他香妹去了哪裏,劉一刀告訴他香妹去深圳打工了。小敏拿了一條部隊複員時發的毛巾當禮物給了劉一刀,接著便匆匆回到了家裏。第二天,他就到縣城買了一張長途汽車票南下打工去了。他在深圳經受了和所有打工者一樣的困難,都說在家千日好,出門時時難。在深圳他當過蜘蛛俠,睡過立交橋下的涵洞,擺過地攤,在電子廠當過領班。他一步一個腳印,終於闖出了自己的輝煌人生。他在深圳積累了一筆豐厚的資本,經過再三考慮後,他決定返鄉創業,他在北岸村辦起了自己的企業,南北兩岸全村十八個村民小組,哪個組有哪些得力人物,哪些貧困對象,有哪些優勢,有哪些發展潛力,在他心裏都一清二楚。

他目睹著眼前這蔸青翠的野灌木,王小敏想起了前不久他的一位高中同學講的一句話:現在的“村官”,真他媽的是“大樹底下好乘涼,錢財多了好做官”。而老子家裏卻連蔸“千年矮”樹也沒有,別人都有的是背景,七姑丈、八姨父,省裏、市裏、縣裏一大串,而自己有的是背影,虛半步都不行。想起這些年來所嚐的辛酸,他仰著頭,長歎了一口氣。天邊一隻孤雁從他的頭頂掠過,他便目睹著孤雁消失在天際間……

王小敏娶了劉香妹當妻子是劉一刀做夢也沒有想到的事。想當初,劉一刀捕風捉影一口咬定小敏強奸了他的女兒,為的是想巴結大隊書記楊大年,可他沒想到自己熱臉貼到了屁股上,真正強奸劉香妹楊梓榮卻逍遙法外。當劉一刀得知真相後,腸子都悔青了。楊大年不但沒有給他半點好處,還把他的女兒搞得身敗名裂。要不是王小敏不計前嫌堅持娶香妹為妻,他的女兒一輩子也會嫁不出去。劉一刀為了贖罪,他帶著妻子提著大禮親自向王信生謝罪,使仇家變為親家,十裏八村的人們都說王信生大肚能容,心胸寬闊。王小敏經曆人生的坎坷後,他的為人處世更加老驗了,一張黝黑的臉鑲著一雙大眼睛,講起話來總是粗聲粗氣,擲地有聲,跟他一起讀高中的同學,有的早已提拔當上了鄉鎮領導,有的已經進機關換了幾次巢了。掐著指頭數一數,他在北岸村因為劉香妹強奸案而影響了他好些年的大好時光。王小敏蒙冤強奸案,是劉香妹不顧自己名聲為他洗刷了冤屈,要不是香妹幫助,他根本沒有地方去申訴,要不是劉香妹帶著孩子去做了DNA鑒定,他的冤屈永遠都沒法洗清。他後來能夠參軍入伍入黨,不能不說都是劉香妹在支持他。他能選上村幹部,組織上來人考察,評語都是:政治立場堅定、群眾基礎紮實、工作有能力、勤政又廉潔。但每次考察歸考察,可風水就是不輪流轉。曾經那種“別人跟小敏比父母,小敏跟別人比明天”的豪氣也像被拋到了九霄雲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