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主要內容有:格斯拉哥學派,分離派、青年風格,新藝術運動平麵設計。
格拉斯哥學派
1.格拉斯哥學派是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蘇格蘭新藝術運動組織,與其他新藝術運動大相徑庭。
2.主要成員有馬金托什、馬克奈和麥當娜姐妹,從事新藝術建築室內、家具、產品、平麵設計。
3.主張運用直線和幾何造型, 色彩上大量使用黑白等中性色彩,運用對稱設計,並搭配裝飾性質的圖案。這一探索為大批量標準化生產奠定了基礎。
4.代表作:格拉斯哥藝術學院建築設計兼具新藝術風格和現代主義設計色彩, 顯示了當時最前衛的設計探索。 既具有柔和優美的曲線, 又豎直穿插著硬朗優雅的直線。史學界稱之為直線風格。
5.影響:格拉斯哥四人組的探索, 為機械化、批量化形式奠定了基礎,這種探索在奧地利分離派和德國青年風格中得到進一步發展。
風格:
1.主張縱橫直線的應用,特別是長直線。
2.主張簡單的幾何造型和有機形態的完美結合。
3.提倡黑白等中性色彩計劃。
4.重視對稱、注意平衡的處理。
5.注意裝飾性的表現, 用帶有“新藝術”網格的曲線卷草圖案進行裝飾。
6.常采用象征主義來進行設計,他們采用的圖案和裝飾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義,甚至是宗教性象征的動機。
馬金托什
馬金托什是19-20世紀英國最為傑出的設計師之一,是英國新藝術運動的傑出代表人物, “格拉斯哥”四人組核心人物,他不僅在設計方麵具有很高水平,還是一位設計多麵手,涉及建築、 家具、 室內等設計領域,而且繪畫功底相當深厚, 也是一位優秀畫家。麥金托什堪稱全能,也是新藝術運動時期,全麵設計師的傑出代表。
2.代表作品:格拉斯哥學院、高背椅、 楊柳茶室等。
3.馬金托什的探索為批量化、 機械化、 工業化的生產方式奠定了基礎, 為之後的現代主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馬金托什是“新藝術”運動之類的手工藝運動向現代主義運動過渡的關鍵人物。
風格:
他的個人風格發展和設計探索影響了其他的三位成員,同時也影響到了英國和歐洲其他國家的設計團體。
他受日本浮世繪的影響較大,他對於日本繪畫中線條使用的方式非常感興趣,特別是其中的簡單直線。
1.在平麵上,通過對線條不同的編排設計,取得非常高的裝飾效果。
2.在家具上,采用黑色,造型誇張,如高背椅。
3.在室內設計上,采用簡潔直線,采用黑白色為基本色。
4.在建築上,體現了立體主義精神,廣泛采用了黑白兩色, 大量使用木質結構。
5.主張走直線風格, 主張簡單幾何造型,表麵裝飾配色柔和,圖案抽象複雜集中。
分離派
1.分離派是奧地利新藝術運動的重要組織, 是由一群先鋒派藝術家、設計師、建築師於1897年共同組成的設計流派。成員大多是奧托·瓦格納的學生。
2.提倡藝術與設計相分離,強調設計的重要性, 發出了“為時代的藝術,為藝術的自由”的口號。
3.與同期的青年風格的設計探索實踐較為相似, 對塑造德語係國家的曲線風格起到很大作用。
4.設計造型簡潔明快,線條優美流暢, 是自然主義和功能主義有機結合的典範,與新藝術運動主流理念相去甚遠。
評價:
1.沒有關心工業生產中的藝術設計的問題以及藝術設計與工業生產的關係。
2.設計材料和工藝昂貴,,無法大眾化。
3.本質上沒有擺脫”新藝術“運動的風格,沒有真正的把設計形式與功能相結合。
奧托·瓦格納
1.現代建築的先驅之一,奧地利分離派領袖,1894年擔任維也納藝術學院教授。其設計具有功能和裝飾高度吻合的特點。
2.代表作品:維也納郵政儲蓄銀行、 《現代建築》、 維也納地鐵站等。
3.設計思想:
a.功能第一、裝飾第二的原則,采用簡單幾何形,少數曲線點綴裝飾效果,摒棄了新藝術毫無意義的自然主義曲線。
b.設計和裝飾都應用以促進交流,提供方便的功能為目的。
c.建築設計是為人的現代生活服務,而非因古典複興而產生。
d.建築是人類居住、 工作、 溝通的場所,而不僅是空洞的環繞空間。
阿道夫·盧斯
1.現代主義先驅,奧地利現代主義建築的奠基人之一。最著名的理論是“裝飾即罪惡”。他對當時以及新一代青年建築師造成深遠影響,對現代主義建築風格的形成,起到決定性作用。
2.代表作:《裝飾即罪惡》、斯坦納住宅(拋棄了一切非功能必要的裝飾,隻有素壁白窗,這是其設計思想的集大成作。)
3.設計思想:
a,認為建築“不是依靠裝飾而是以形體自身之美為美”。
b.反對裝飾的原則立場,主張簡單的幾何形式。
c.強調建築物作為立方體的組合和牆麵和窗戶的比例關係。
d.他主張建築以實用與舒適為主。
e.反對長期以來的權責主義設計,設計是普羅大眾的,而不是少數權責的。
f他最突出的理論貢獻是提出了“空間體量設計概念,將建築設計從關注體積和裝飾轉向空間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