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品葉離開去州不久,去州也找了個機會離開了大梁。和去州同時離開大梁的還有孔魯。孔魯自從見到去州在地牢裏死裏逃生和在糞坑中被趙品葉救護的事情以後,便認定去州是一個既有智慧又有魅力的聖人,於是想要拜去州為師,可去州堅決不同意,孔魯便形影不離地像個仆人一樣跟隨去州,去州無奈,答應兩人做個朋友。
去州離開大梁後並沒有去邯鄲,因為品葉在信中說得清楚,隻有天下一統以後品葉才會見他,於是,去州和孔魯便去了鹹陽。雖然去州是個極聰明的人,但是在女人麵前他卻顯得很木訥,對於女人的心思他真是猜不透。
到了鹹陽,去州在秦國大夫王蒙的引薦下見到了秦王。秦王對去州十分賞識,封他做了秦都衛戍長,協助王蒙負責鹹陽城的衛戍工作。
當然,去州不會忘了把這一消息告訴品葉的,這是兩人分開後他給品葉寫的第二封信。信的開頭還是抱怨品葉的不辭而別,接著交待了自己的現狀,最後便是傾訴了自己的思念之情,纏纏綿綿言之不盡。寫完信後,去州把信交給手下一名得力之人,讓這人把信送到魏國大梁城東布帛店老板趙聞手中,趙聞再把信帶到趙國邯鄲,交給品葉。
由於路途遙遠,往往需要一個月以後去州才能收到品葉的回信。即便如此,兩人的書信往來從未間斷過,兩人隻要收到對方的來信就會立刻寫回信,立刻派人送出。
日月穿梭,書信往來。今天去州又收到了品葉的來信,去州懷著激動的心情將信看完後,又反複品讀了其中的幾段文字:
“前日,圍困邯鄲之秦兵終於撤退。一月內,我多次親眼目睹他們殘忍殺害趙國將軍和士兵,我痛恨他們,但我更痛恨戰爭。我心中矛盾至極,害怕至極。你在信中要我去鹹陽,可我又怎能在危難之時離開父母兄長?況且,鹹陽就安全嗎?
“明日,敝用和吾兄將要出征,執行一件可以挽救趙國命運的任務,吾兄說是軍事機密,故具體情況我不得而知。我也會隨行,我要用智慧保護吾兄。你說過,最聰明之人是最會逃脫之人。我已為兄長和自己設計了三套危難時刻的逃脫方案,所以,你莫為我擔心。
“我伯父近日事物繁忙,不會回趙,你可將回信交與送信之人,他會將信帶回邯鄲,不久我便回邯鄲,回邯鄲再與你回信。
“你說過:天下一統,戰爭才可停止。我渴盼這一天。”
去州覺得品葉在信中欲言又止,頗有暗示。他滿心狐疑地寫了回信,然後到客廳把回信交到眼前這個以前未曾見過的送信人手中。送信人出去之後,去州立刻派人對他進行了跟蹤。跟蹤者第二天便回來了。
跟蹤者向去州稟報道:“送信人去了門齒關,並未出關,已在門齒關城內住下,有長住之意!”
去州納罕:回邯鄲不應該走門齒關啊?送信人在門齒關城中住下,這又是為何?
去州再次將品葉的來信拿出,當他看到“鹹陽城就安全嗎?”“執行一件可以挽救趙國命運之任務”兩句話時,頓時醒悟。於是,去州匆匆忙忙地來到大夫王蒙的府邸。
……
一個時辰過去了,王蒙眼望地圖,猶豫不定。
王蒙問去州:“消息可靠嗎?”
去州道:“雖然不十分可靠,但是我們不得不防。現在,秦國之兵全在中原,鹹陽城內兵力空虛,一旦趙兵突破門齒關,攻到鹹陽城下,秦兵再行回援,至少需半月之久,而半月之內,戰場瞬息萬變,一旦鹹陽城破,後果不堪設想!為今之計,隻有讓秦王盡快撤回部分中原之兵以防禦鹹陽。”
王蒙有些為難,說道:“依秦王作風,他絕不會為一個不太可靠的消息而撤回正在中原酣戰的軍隊的。除非趙兵已然在門齒關出現。”
去州道:“門齒關有致命弱點,很快就會被趙兵攻破。待趙兵到達門齒關再撤中原之兵回援,恐怕為時已晚。”
王蒙道:“可以讓門齒關多堅守幾日!不如,你去守關!”
去州見王蒙比較頑固,隻好無奈地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