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輯 修心功成:創富源於夢想,慈善出自本心 十六、慈善:行善是唯一不敗的投資
登上財富頂峰的許家印,從來都沒有忘記過感恩,所以,行善便成為恒大不變的長期投資。許家印的慈善事業從未停止過,從幫助家鄉經濟發展,到捐助失學兒童,從爭當慈善冠軍,到成為政協委員,為弱勢群體振臂高呼,在慈善路上,許家印一直在努力。
1.首富圓萬人“新家夢”
為富且仁是企業家的大境界,許家印就是一個在登上首富寶座仍然不忘體恤底層人民疾苦的人,在經營恒大的同時,他對公益事業的巨大貢獻,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高度讚揚,被聘為廣東省慈善總會永久名譽會長,被媒體譽為“南國公益第一人”。這位首富所作的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一件善事就是恒大一舉圓了數萬人的“新家夢想”。
事情要從2004年初春說起,這天在廣東肆虐的台風剛剛離去,許家印冒雨趕往廣東清遠參加一次招商活動。突然汽車一拐彎後,一座倒塌的毛草房映入許家印的眼簾。眼前是一副讓人心裏很難受的景象:這間危房屋頂的茅草早已經被台風刮走,牆壁坍塌了,所剩無幾的家具連同被褥一起都被浸泡在水中,這片廢墟一般的房子前麵,站著一個小女孩,孩子麵無表情,眼睛裏麵沒有一點神采。看著眼前這讓人心酸的一幕,生性善良的許家印被強烈震撼了,他當即下車,對受災的村民解囊相助。
清遠之行對許家印影響重大,這次經曆讓他深深感受到了自己身上肩負著“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社會責任,與此同時一個為民解困、捐資農村安居工程的構想在他的心中萌生。當年三月,許家印了解到,為幫助全省22.5萬貧困農戶進行危房改造,廣東省發起了“百村萬戶安居工程”,政府大力號召社會各界開展支持“十項民心工程”募捐活動。這項活動正合他意,在獲悉這一消息之後,許家印當即表示:全力支持省委省政府的“十項民心工程”,將為貧困山區農民危房改造活動捐款。
然後,2004年的5月9日晚廣州省委、省政府隆重舉行支持廣東開展“十項民心工程”募捐活動的《南粵群英獻愛心》晚會。在這次盛會上,許家印發揮帶頭作用,代表恒大集團慷慨解囊,捐出全場最高的1000萬元善款,為貧困山區的危房改造工作做出了很大貢獻,隨後,在他的感召下,社會各界人士也紛紛伸出援助之手,在很短的時間內,省扶貧辦共捐善款近8000萬元,這樣高效的募捐活動讓社會各界都感到喜出望外,同時,許家印在慈善領域的影響力也讓人心生敬佩。
在“民心工程”開始施工之後,許家印對這件事更為上心,他常常在百忙之中抽出身來,輕車簡從前往湛江、河源、清遠等“農村安居工程”重點村落去考察,以期在施工的第一現場了解到工程的進度,因為他迫切地希望原來住在危房裏的群眾們能在春節之前搬進新居,能在寬敞明亮的大新房裏麵過個好年。對於許家印這種公益熱情,一位了解他的同行這樣評價他:“你都快變成民心工程大使了。”許家印還是一如既往的笑而不答。許家印心裏明白,他要追求的不是什麼大使之類的空名號,他勞心勞力付出這些,想要的其實很簡單也很樸實,他就是希望受苦受累的山區人民能夠不再擔心房子的事兒,能夠在寬敞的房子裏麵謀求更好的生活,這份質樸和善良值得每一位忙於商場名利的企業家學習。
果然,許家印的傾力付出沒有白費,在他的支持下,“百村萬戶安居工程”讓廣東省房6萬餘棟舊房得到了翻新改造,這項義舉惠及湛江、河源、清遠、梅州等地近20萬低收入群眾,讓萬人的“新家夢”得以實現,許家印自己的善行和仁義之心,為“民營企業家”這一曾經頗有爭議的稱號作出了全新的詮釋,讓社會各界看到了民營企業家的高度社會責任感和在慈善界身體力行的行動力,許家印用他的行動向世人展現了一種博愛的精神,而這種精神極富感染力,帶動了一大批企業家都投入到了對慈善事業的支持中來。
許家印的善舉不是那種一時衝動的偶然性行為,他天性善良,因為兒時的經曆,所以對於民間疾苦很感同身受,一有機會,他總希望能夠最大限度地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們。在“圓萬人新家夢”六年之後,2010年6月30日,在“廣東扶貧濟困日”啟動儀式上,許家印英雄本色依舊,代表恒大慷慨捐款1.2億元,這次的捐款是用於支持發展針對貧困農產的小額信貸業務,這是一項授人以漁的善舉,可以幫助貧困群眾解決發家致富階段起步資金不足問題,可以有效的幫助貧困群眾盡早的實現脫貧致富。隨後很快,恒大攜手廣東省扶貧基金會的首個扶貧小額貸款試點,在廣東省鬱南縣拉開序幕。在許家印的大力支持下,群眾申請貸款滿足率達到了80%。由此,借助政府扶貧活動為契機,恒大以金融扶貧的新形式,為扶貧濟困工作開辟了新的途徑。
恒大一次次在慈善活動中慷慨解囊,傾力相助處於困境當中的人們,這需要領導者一個心係社會的公德心,更需要企業的強大實力作為後盾,恒大集團正是因為在商場上穩紮穩打,講求信譽,才能業績年年高升,才能在做慈善的時候英雄氣不短。在恒大上市一年之後,恒大的強大實力更是堪稱神話,上市這一年時間裏,恒大沒有出現很多初上市公司的波動狀況,恒大的發展比未上市之前更加的穩健和順利,而且,許家印絲毫沒有得意忘形,依舊還是堅持穩健的路線,讓上市後的公司保持了非常充足的現金流,大多數情況下都是200億元以上的現金,最低也未低於150億元,公司在穩健發展方麵更上了一級新的台階。正是以此為基礎,許家印為了回饋社會的關懷,在全國22個城市60盤推出10億大優惠,更多的為百姓造福,把感恩社會與自己的企業發展有機的結合起來,讓恒大口碑在外,發展之路越走越寬。
【行動風向標】
許家印是優秀的民營企業家的代表,他認為民營企業應主動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財富源於社會,亦應回饋社會。因此他積極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支持“安居”工程,讓利數十億元,把商品房打出公益價出售,讓很多拮據的工薪家庭能夠置業安家,圓了數萬低收入家庭的“新家夢”。
雖然對社會做出了這麼大的貢獻,但是許家印毫不居功,“我是黃土地的兒子,我的夢想就是希望給更多的人一個‘家’”。這句話充滿真情,肯肯切切,就像是一個做成大事、有出息的兒子對鄉親父老的一句交待那樣樸實無華,但是感人至深。
細觀許家印的慈善策略,發現他很會把商業的發展眼光也放到慈善上麵來,因為他最開始做的是作為房地產商最擅長的——“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幫助貧困群眾解決住房困難。在經曆幾年的摸索之後,許家印意識到慈善和經商一樣,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所以開始關注扶貧啟動基金的建設,從而開創了民企慈善助人的一種新模式。
許家印是一個“圓夢人”,他帶領的恒大集團發揮出了巨大的能量,讓數以萬計的人們住上了他們夢寐以求的好房子,許家印讓人們看清了一個道理:想做一個像太陽一樣光熱無窮的人,首先要有太陽那麼強大的能量,恒大上市之後百億現金流的實力讓許家印這些助人為樂的善舉得以順利實現,而良好的社會聲譽更會讓恒大的發展越來越順利,所以說,慈善不僅是一件善事,從商業的角度來看,更是一件雙贏的良性投資。
2.做慈善不差錢,爭當冠軍
做慈善是回饋社會的義舉,但是目前慈善在中國不僅是一個熱門話題,卻也是一個敏感話題。毋庸諱言,因為慈善製度不完善,眾多希望對社會有所回報的愛心人士,往往受到體製的掣肘,許家印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但是他沒有因此而讓自己的慈善熱情大打折扣。相反,許家印做慈善從來不差錢,總是力圖成為慈善冠軍,用他的熱情帶動更多的人加入到慈善助人的行列中來,許家印認為,恒大要致力於成為行業領袖企業,要成為房地產業的龍頭標杆,同時,恒大更願意成為中國最具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公民的典範。
縱觀許家印這些年來在慈善公益領域的投入,就可以看到他的慈善熱情始終有增無減,截至2011年6月底,恒大地產已在慈善公益領域累計投入近16億元,年均投入逾億元。這樣的付出得到了社會的高度認可:許家印連續四年榮獲民政部頒發的“中華慈善獎”,並被評為“中國十大慈善家”之—;他帶頭組織的社會範圍的慈善活動起到了號召和表率的作用;他還連續四年榮膺“中華慈善獎最具愛心慈善捐贈個人”,成為該項獎項頒發以來,愛心捐贈個人獲獎次數最多的愛心人士。
許家印連續多年獲得上述獎項可謂是實至名歸,其創業15年來身體力行,在悉心經營企業的同時,隨著恒大事業發展的蒸蒸日上,許家印也相應的逐年增加慈善領域的投入,並且擴大在慈善領域的參與麵,在賑災、教育、民生、扶貧、體育等諸多慈善公益領域的累計投入約16億元,為眾多中國企業家尤其是民營企業家樹立了榜樣。許家印這種甘於奉獻、樂善好施的慈行善舉,履行社會責任、真誠回報社會的高尚情懷,具有一種創新的時代精神,體現了新時期民營企業家的胸懷天下的憂國憂民的大情懷。
“中國十大慈善人物”評選委員會對許家印的評價恰如其分——“以他博大的胸懷,創新的激情,希望給更多的人一個‘家’。他本人不僅樂善好施,而且以春風化雨般的情懷帶動更多的人積極投身慈善事業中”。但是麵對這樣的高度讚揚,許家印沒有一點恃寵而驕或是得意忘形,他的回答依然樸實如初,“作為黃土地的兒子,我的少年和青年時代在貧寒中度過,對貧困帶來的苦難有著刻骨銘心的感受,對勞苦大眾有著深深的情感。隻要能力允許,竭盡所能肩負更多的社會責任,竭盡所能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是我時刻謹記在心的事情。”
這樣毫不做作的回答,似乎讓人透過數億元的捐款看到了一位首富內心的至善至美,許家印天性善良,他並不是單純出於為恒大博得好名聲的初衷才斥資億萬投入慈善事業的,而是一種對於人性本真的堅持,他隻是在做那些認為自己有責任去做的事情,因為在創業初期資金尚還不是很寬裕的時候,他就和太太在湖南默默捐助了兩個孤兒,從這兩個孩子小學開始,每個月都會準時給孩子寄去生活費,經過他們夫妻二人十多年的默默幫助,這兩個孩子現在都已大學畢業,在社會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很多企業家把慈善僅僅當做企業宣傳的一種手段,他們可以說就是簡單地為了慈善而坐慈善,幾乎從來沒有認真思考過這些善舉對社會上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們具有多麼重大的意義,許家印很顯然不是這樣的人,他從一開始就在尋找幫助他人的途徑,總是在盡自己最大努力讓他人受益,這種善良的初衷才應是慈善的應有之義。知情人說,許家印捐個十萬八萬,通常都不會留下自己的姓名。恒大集團招聘進很多貧困大學生,他們中很多人因拖欠學校學費拿不到畢業證,麵對這些需要幫助的年輕人,許家印總是不露痕跡地解囊相助,這些新員工大都是事後才知道真相,對於許總的慷慨相助和善解人意都十分感動,同時對恒大的也更是生出一種更深層的感情。
對於許家印常年的善舉,媒體給出了這樣的評價:“多年來,許家印在大災大難麵前,把一切可能的能量都奉獻給了最需要幫助的人,奉獻給了偉大的和諧社會的創建工程,他和恒大地產集團的慈善行為受到了國家及行業的認可。”話到此處,就難免讓人想到萬科老總王石和對萬科產生巨大負麵影響的“捐款門”事件,汶川地震發生之後,企業各界紛紛慷慨捐款,而國內名氣頗佳的地產龍頭萬科僅僅捐助了200萬元人民幣。麵對網友發出的質疑,王石在其博客中撰文回複,稱萬科捐出的200萬是合適的:“中國是個災害頻發的國家,賑災慈善活動是個常態,企業的捐贈活動應該可持續,而不成為負擔。”他同時透露,萬科內部慈善募捐活動都要求普通員工的捐款不得超過10元。
此語—出,王石隨即被網友選為“國內鐵公雞老總排行榜”榜首,並被冠以“王十”、“王10元”等綽號。大部分人都認為,在抗震救災的特殊時期,王石麵對質疑時的辯解表現出來的“過於理性”甚至是冷漠,使人寒心。而萬科受“捐款門”事件影響,當年品牌價值縮水12.31億元。與將萬科陷入困境的王石相比,許家印則顯得深明大義而且出手大氣,雖然地震發生時他出差在國外,但是許家印沒有半點耽誤,未等到自己回國,就通過越洋電話向公司下達了捐款1000萬元的決定。這絕對是明智之舉,大氣之舉。
事實上,當時的恒大自身也處在上市失敗的極度低穀中,但是許家印還是堅持社會責任高於企業利益,在麵對重大抉擇的時候,許家印心底的善念和對社會的高度責任感總是占了上風。果然,許家印的這次義舉帶來了積極的社會反響,當恒大成為南方第一個捐贈逾千萬的企業之後,恒大向社會各界發出了捐款的呼籲,立即引發了其他企業的捐贈熱潮。事後當一切塵埃落,許家印說出了當初麵對的困難:“在公司發展最困難的時候,我們咬緊牙關,集中多個賬戶,第一時間為汶川地震捐款一千萬元,可以說,那時恒大拿出一千萬比現在恒大拿出十個億還要困難得多。”許家印這種即使自己有困難也要幫助他人的善舉一直堅持下來,成為了恒大在社會活動中的一種習慣。
在後來發生的玉樹地震、東南亞海嘯、南粵台風和南方冰雪災害等一係列的賑災活動中,人們總能看到恒大積極活躍的身影,慢慢的,恒大集團憂國憂民的印象深入人心,在福布斯發布2012年中國慈善榜上,連續4年上榜的恒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以2011年全年3.9億元的現金捐款總額問鼎排行榜冠軍。在商場上低調行事的許家印,做起慈善來毫不差錢,要做就盡最大努力做到最好,要做就做成慈善界的冠軍,這是君臨天下的霸氣,更是胸懷天下的仁義之心。
【行動風向標】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在殘破家庭裏成長的許家印,對於身處貧困境遇的人們有一種感同身受的同情,有一種強烈的悲天憫人情懷。在很小的時候,許家印就是一個具有社會視野的人,當時身處貧寒的他要讓更多的人有溫暖的家,現在,在取得事業成功、擁有了眾多社會資源之後,許家印正在把兒時的夢想一步步付諸於現實。他慷慨大度、做事不張揚、持之以恒地行善,這些行為的背後帶有深刻的人文關懷。可以說許家印用他的善行和熱情,將中國的慈善事業提升到一個全新境界。
3. 存善念,慷慨捐助失學兒童
今天,商業上已經叱吒風雲的許家印總是有一種高不可攀的氣度。可是,了解他的人都知道,這位白手起家的大企業,其實仍然是一位質樸、謙遜、善良的實在人。已經是中國內地首富,許家印卻一直保持著“該花的錢就要舍得花,不該花的錢,一分也不能花”的生活態度。
在人們眼裏有些神秘的他,從不會過多得談及他的家庭、個人生活,但是我們仍然可以從一件小事中窺探到他的一些生活態度。許家印的兒子在香港求學的時候,隻能自己租房子住。在千挑萬選之後,終於選好了一件月租兩萬港幣左右的一間公寓。這已經算是相當便宜的房租了。可是許家印和妻子聽說後,仍然巨額的這樣的公寓還是太貴了,不該花這麼多錢。於是,愣是找到了一件更便宜一些,條件也差一些的房子,租了下來。不說為了自己的孩子,兩萬的房子對許家印來說算得了什麼呢?可是,苦日子過來的夫妻倆,不想讓自己的孩子養尊處優,養成壞毛病。但是在生活上克己的許家印,卻是一位願意時刻慷慨解囊的慈善企業家。
在自己有了一定的經濟能力之後,許家印開始積極投身於慈善之中。“作為黃土地的兒子,我的少年和青年時代在貧寒中度過,對貧困帶來的苦難有著刻骨銘心的感受,對勞苦大眾有著深深的情感。隻要能力允許,竭盡所能肩負更多的社會責任,竭盡所能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是我時刻謹記在心的事情。”在許家印的這番話中,我們或許就能看出許家印熱衷慈善的初衷所在。小時候的許家印生活在一個非常貧困的環境當中。當時,他所生活的河南太康天災不斷,乞食的人隨處可見。幼年喪母的他,一直在父親的艱難支持下,勉強維持在學校的學習。每天隻能吃饅頭的他,甚至幾次麵臨不得不輟學的困境。但是聰穎的許家印一直堅信“知識將改變命運”,所以,在親戚鄰居的幫助下,他最終在恢複高考的第一年,如願以償考上了大學,真正得到了改變命運的機會。
就因為這樣的經曆,許家印一直在努力地生活、工作著。憑借著勤奮的精神,他在工作上很快就有了自己的成就。鄧小平南巡講話後,已經有了穩定工作的許家印決定投入商海,想要再次抓住來臨的機遇,走到更高的平台上去。於是,幾經轉折,他和幾位老同事在廣州建立的恒大實業集團,正式開辟了他的地產事業。如今,他已經是名噪大江南北的企業家,但是,幼年的經曆經常讓他感慨萬千。是教育和知識給了他與命運搏鬥的武器,所以,他萌生了想幫助更多的貧困失學兒童重返校園的想法。這就是他投身慈善事業的開始。
其實在創業初期,許家印還不是很寬裕的時候,他就和太太在湖南捐助兩個孤兒。從小學開始,夫妻兩人就每個月給他們寄生活費。如今,十多年過去了,兩個孩子都已經大學畢業,成了對的社會的有用之材。到1997年,許家印捐助了失學兒童及貧困學生共31次,總額達1260萬元。隨後,當得知新疆哈密地區急需興建希望小學時,許家印又慷慨解囊,拿出100萬元用於當地的希望工程建設。在他的幫助下,每年都有一部分貧困生實現免費入學,而這每年也將花掉他將近600萬元。並且在許家印的要求下,學校每年都會設立優秀獎學金達200萬元,極大地促進了當地一大批貧困學生和優秀人才的培養。
2004年,廣東省政府為了幫助全省22.5萬貧困農戶進行危房改造,經省委副書記歐廣源提議,省委書記張德江批示同意,在全省發起了一項“百村萬戶安居工程”。政府號召社會各界開展支持“十項民心工程”募捐活動。獲悉這一消息之後,雖然自己是個“外來戶”,但是卻在這個地方建起了自己的事業的許家印,覺得這將是一項惠民的善舉。為了答謝當地人民對自己的企業的支持,許家印當即表示:恒大和自己將全力支持省委省政府的“十項民心工程”,積極為貧困山區農民危房改造活動捐款。他個人就捐出全場最高的1000萬元善款。2007年,為了再次答謝廣東省人民,實現自己企業人的省會責任,在廣東省乳源縣民族實驗學校舉辦的“恒大情係教育光彩照耀粵北”捐贈儀式上,許家印又代表恒大地產集團慷慨捐款3000萬元。這些善款將為廣東省建立起100所民族小學,惠及韶關、清遠4.5萬少數民族兒童。這是多麼讓人高興的一件善舉啊!
此後,恒大又捐贈了1000萬港元,用於“香港新家園”的建設,隨後再次捐贈了500萬元,用於粵北從化基礎教育的完善。許家印的善心和善行感動著很多人,也鼓舞著很多人,這讓更多人看到了恒大的社會道德心和對企業責任的擔當。看到恒大對廣東省人民的貢獻,廣東省委常委周鎮宏在一次捐贈儀式中,除了對恒大一貫堅持的誠信經營、信譽至上的經營理念給予了相當大的肯定,他還表示,恒大董事局主席許家印能夠致富不忘思源,惠民同利,並把報效祖國、感恩社會作為了自己企業義不容辭的責任,從而積極參與光彩事業和社會慈善事業,這是一種應該給予極大的讚賞的作風和行為,廣東省人民感謝恒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