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輯親情之暖 神秘的劉教授(1 / 2)

第一輯親情之暖 神秘的劉教授

區倩從音樂學院畢業,在一家鋼琴培訓學校教小朋友彈鋼琴。雖說區倩是音樂學院正規的本科畢業生,可找她學琴的家長並不多,於是培訓學校的校長對她說:“像你這樣剛畢業的新人,即使水平很高,家長也都會存有不信任感。你可以把年齡說大幾歲,教齡多說幾年,這樣你的學生就會慢慢多起來,你多掙些錢,學校也多掙些錢嘛!”

區倩本不想做假,可這樣下去,一個月兩千塊都掙不到,怎麼對得起父母為培養她投入的幾十萬呢?一咬牙一跺腳,區倩配了一副黑框平光眼鏡,又把原來清爽的直發燙了卷,最後再在臉上多擦一層粉,這麼一折騰,自己足足老了十來歲。校長還告訴區倩,如果遇到較真的家長,就說自己上大學就開始教小孩子彈琴,教學經驗已經好幾年了。

雖說這樣做提心吊膽的,可幾個月下來,區倩的收入還是增加了一些。想著這點辛苦錢掙得不容易,所以區倩教得很認真,想把手裏的這些孩子都留住。可天不遂人願,一個叫玲玲的小姑娘在她這兒學了兩個月後,就不再來了。

玲玲是個一年級的小學生,外號“小搗蛋鬼”,每次上課都坐不住,上課有一半時間得用來安撫她。區倩怕玲玲的退學影響其他家長,所以她私下裏給玲玲的媽媽打了電話,想弄清楚原因。玲玲媽猶豫了一下告訴區倩說:“區老師,雖然你琴彈得不錯,不過我們家玲玲是想以後往專業發展,所以我們還是想找個資曆老一些的教授一級的老師。”

區倩一聽,人家這話也沒什麼不對,想當初自己學鋼琴時,媽媽為了全力培養自己,竟然辭了工作,領著她到處學琴,全家隻靠爸爸一人掙錢養家糊口,直到前兩年才還清她學琴欠的外債。於是區倩關心地問:“那你找到了合適的老師了嗎?”

玲玲媽有些興奮地說:“也是我們家玲玲運氣好,正好我有一個遠房親戚的孩子也學鋼琴,他向我推薦了現在這個劉老師,是鄰市音樂學院的退休教授。”

區倩順嘴問道:“教授級的,那一節課很貴吧?”玲玲媽說:“還好,比你們這裏一堂課隻貴了二十塊錢,人家劉教授就是退休了想發揮一下餘熱,聽說他特別擅長教剛入門的孩子,從他這裏出來的孩子基礎都特別好,以後考級都很輕鬆!人家本身就是鋼琴十級嘛!”

劉教授?鋼琴十級?這個說法可是有些荒謬。一般老百姓不懂,區倩可明白,學鋼琴的若說到級別,那就是非專業人士了,因為隻有業餘學琴的才以級別論資排輩呢!再說一個音樂學院的教授,一堂課隻比區倩多收二十元的學費,這價錢也太便宜點了吧?區倩不好多說話,隻有先掛了電話。

區倩的第六感告訴她,這個劉教授有點問題!這麼一想,區倩就給在鄰市音樂學院當老師的一個琴友打了電話,問她們學校是否真有這麼一個姓劉的教授。琴友想了想說:“肯定沒有,我們音樂學院就那麼幾個教授,閉著眼睛我都知道是誰,更何況是教鋼琴的了!”

區倩心裏這個氣呀,這是哪門子半路出家的妖蛾子竟敢冒充音樂學院的教授啊?自己這又戴眼鏡又燙頭發的裝資深已經夠昧著良心的了,可畢竟我還是個科班出身吧?可這位有著十級鋼琴證書的劉教授,沒準就像一些資深的鋼琴老師說的那樣,都是半路出家,撐死有個成人大學的文憑,就敢假冒正規院校的高級講師啊教授的教孩子彈琴,也真是太猖狂了!

一想到學費被這個騙子掙了去,還被學生家長瞧不起,區倩就沒控製住自己的情緒,又給玲玲媽打了個電話,委婉地說:“我有個琴友告訴我,鄰市音樂學院沒有劉教授!這個劉教授的水平怎麼樣?”玲玲媽聽區倩這麼一說,有點不高興了:“區老師,人家劉教授自我介紹時就說了,她主要是在分校那邊上課。要說水平,人家可真不愧是教授,對孩子老了解了,玲玲才去了兩回,就讓劉教授管得服服貼貼,一堂課都是坐那兒老老實實地彈鋼琴,再也不像以前每堂課都得浪費一半時間!”

讓玲玲媽媽一通說,區倩心裏的火被徹底點了起來,本來就是想提醒一下玲玲媽別上了當,這下區倩非要會會這個劉教授,看看究竟是何許人也。

劉教授所在的鋼琴學校離區倩的學校很遠,區倩特意裝成孩子家長的樣子來到那所學校。聽說是指名想見劉教授,學校的前台接待員很客氣地告訴區倩:“對不起,劉教授很忙,而且他也不坐班,我們可以給您預訂個時間!”區倩一聽白跑了一趟,有些生氣,便說:“那我能不能看看劉教授的個人簡介?”接待員笑著說:“劉教授目前的學生都是口碑相傳介紹來的,我們根本不用特意為她做宣傳!”

區倩頂著太陽花了一下午的時間,卻連劉教授的人影都沒見著,這人也太牛了吧。晚上在學校的宿舍看新聞時,區倩突然有了個好主意:自己去見劉教授還是不妥,畢竟都是一個圈子裏混的,不如就讓記者出麵會會劉教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