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輯親情之暖 像他們一樣生活
吃過晚飯,郭洋回到了自己的房間。過了一會,爸媽喊了一聲:“小洋,我們出去了!”郭洋知道,爸媽這是到廣場溜達去了。郭洋答應了一聲,從窗戶看到他們的背影,這才又從房間出來。
高考結束已經四天了,標準答案就在手裏,可郭洋就是不敢對答案,因為結束高考的那一刹那,郭洋就知道自己考砸了,而且砸的是稀裏嘩啦。郭洋讀的是省級重點高中,為了讓他安心讀書,家境一般的父母省吃儉用讓他住了校,特別是高三這一年,郭洋一個月才回家一次。懂事的郭洋成績雖不是出類拔萃,可考個一本還是沒有問題,誰知心理負擔太重,郭洋臨場發揮失常了。這幾天,郭洋除了吃飯,幾乎都沒從他的小屋子裏出來過。
郭洋在客廳愣愣地站了幾分鍾,才回過神似的出了家門,順著樓梯一直到了頂層,然後打開虛掩的小門上了天台。夏天的傍晚,天還很亮,吃過飯的人們陸續走出來乘涼,所以外麵一片熱鬧的景象,沒人注意到天台的邊緣上坐著一個發呆的少年。
郭洋看著下麵不斷移動的人影,腦子裏全是他的一個學長。去年參加高考的學長一直穩居全校前三名,非清華北大不去,結果成績很不理想,便從自家的陽台上飛了下去。郭洋又伸頭往外看了看,真高啊,要是自己也從這裏跳下去,估計眼前這些煩惱就都沒了吧?
郭洋正胡思亂想,一團紅色來到了他的身邊。是媽媽!以前的媽媽可是個低調的人,穿著非常簡樸,可最近這一年郭洋回家發現,不論是什麼季節,媽媽都是一身鮮豔的顏色,人也活潑了許多,郭洋一度以為家裏中了五百萬。
媽媽也學著郭洋的樣子往下看了看,說:“這麼高有什麼好看的,走,跟媽媽到廣場走走去。這個廣場和原來可不一樣了,有扭秧歌的,有踢毽的,有跳繩的,還有走步鍛煉的,可熱鬧了。我看你這三年都快學傻了,趕快出去走走吧!”說著,不管郭洋願不願意,就硬把郭洋從天台拖到了外麵。
說實話,郭洋這冷不丁地從待了三年的校園裏走出來,還真有點不太適應。媽媽挎著他的胳膊,生怕他跑了似的。郭洋斜著眼看了一眼媽媽,才發現自己比媽媽都快高一頭了,好像這幾年也沒這麼和媽媽親熱地在一起走過了。“我爸呢?”郭洋問。媽媽一伸手:“諾,那不幫著你孫叔叔擺音箱呢嘛!”
“孫叔叔是誰?”郭洋問。“是前一棟樓的鄰居。這人可不得了,是個老病號,家裏又困難,有那麼一段時間都快活不下去了,大家都很照顧他。現在日子好過點了,為了報答大家,他自己掏錢買了舊音響,天天給我們這些跳繩、走步的人放音樂,你爸爸看他一個人運那麼大兩個音箱太吃力了,就做了兩個小輪車,天天幫他把音箱送到廣場,鍛煉完再幫他送回去。”媽媽剛說完這些,就高興地指著廣場地另外一端說:“小洋,快聽,嗩呐吹起來了,大秧歌馬上就扭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