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亞昨晚和同學苗苗在網上瞎聊,苗苗說:“你是個多麵性的人,生活的,工作的,感情的,三個方麵完全不同的自我。”菲亞問:“怎麼理解?”苗苗回答說:“比如說,玩嗨就是你生活中的一部分,也是你的本來麵目,”菲亞聽完大笑著回複:“你真會點穴,不愧是任苗苗。”她又接著說:“多麵性的人,對不同的環境和人折射出不同的自我,也是最真實的自己,這是門值得探討的心理學課題。”菲亞聽完直呼:“專家呀”。苗苗笑著說:“不是專家,隻是我看人比較用心而已”。菲亞說:”你一直都是一個細心又溫暖的人啊~”,苗苗吐出三個字:”被逼的”...菲亞說:“哎,感謝逼你的那個人吧~”
菲亞隨後轉發了幾個段子過去,自己覺得不錯的句子。苗苗看了後回答說:“少看一些傷感的段子,影響心態。”菲亞回答說:“不覺得傷感啊,多看是為了認識更好自己,這本書還是我厚著臉皮借來的呢~”。菲亞聊著快要睡著的時候,苗苗發來一段話說:“我不可能簡單的去對待周圍的人,我想簡單點,但是,不可能...”
菲亞發給苗苗的那個段子是《這個殺手不太冷》裏的台詞:“我對你深沉的愛,莫過於分開以後,我將自己變成了你的樣子。到了今天,再聽到你的消息,為你活的越來越精彩而開心,雖然你離開了,我徹底的變成了灰色...”
--這顆糖太珍貴,隻允許輕輕舔一下--
菲亞仔細的回想,覺得自己應該收回之前說的生日那天,沒有祝福,也沒有禮物的話。
那晚的晚餐,吃得很愉快,收到的禮物也喜歡。很多年來的第一次,以這樣的方式過生日,和一個人。一個在他們還不認識的某一天,同一時間,拍了同一片藍天,上傳朋友圈。
兩年前的不約而同,讓菲亞太多驚歎和憐惜這份巧合。世界太大,還有誰會在同樣的時間,做同樣的事,和世界另一個角落的她一起。
菲亞從未想過這樣的問題,在遇見他之前...
--還好,有你陪著聽完這首歌--
菲亞第一次聽“逃”這首歌,是在廣州的一個小酒館。酒館的歌手,彈奏著吉他,低沉粗獷的煙嗓,伴隨著手指劃出的和弦,孤獨深情的唱著。
他坐在菲亞旁邊,靜靜的陪著她聽。菲亞當時還不知道這歌的名字,聽到一半,菲亞聽哭了,淚滴一顆一顆不受控製,如決堤般滑落。
那晚菲亞喝了很多紅酒,幹紅的口感,會讓人感覺到苦澀,待到舌尖最後一滴滑入喉中,才能感覺到隨之而來的甜,甜裏透著微微的酸。菲亞在想,也許用紅酒來比喻成愛情的人,都是用情至深的人。
菲亞想問眼淚,它是聽到歌手唱出的哪一句,就想掉下來。眼淚說,從第一句沙啞的嗓音傳來時。那瞬間的內心顫動,無言的悸動,仿佛一下打開了所有陳舊的過去。直到聽完最後一句,再不願這樣束縛自己。
想哭,就大聲的哭吧。不怪自己的眼淚如此的不爭氣,隻怪逝去的感情太難回首,這段歌詞寫得太讓人身臨其境。
嗨~ 還記得在廣州小酒館的那晚。
還好~有你陪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