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計算機網絡基礎(1 / 2)

1.1計算機網絡的發展曆程

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叫ENIAC(埃尼阿克),是1946年在美國誕生的。

計算機網絡綜合了(計算機〉與(通信〉兩方麵技術,涉及麵寬,應用範圍廣,對信息技術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

計算機的網絡發展經曆了四個階段,分別是以(單機為中心》的通信係統,〔多個計算機互聯)的計算機網絡,國際標準化的計算機網絡,〔以高速和多媒體應用為核心〉的計算機網絡。

計算機網絡采用如下定義:互聯起來的相互獨立的(計算機的集合〉,〝互聯〞意味著相互聯接的計算機能夠按照網絡協議進行通信。

計算機網絡按拓撲結構分類有:(星型〉、(總線型)、(環形網絡〉。

計算機網絡按分布距離可分為局域網、(廣域網)、(城域網)、(互聯網)。

了、局域網的分布範圍一般在幾千米以內,最大距離不超過(10KM)。它是由一個部門或單位組建的網絡,容易管理和配置,速率也極高;城域網的作用範國為一個城市,地理分布範國可以從幾十千米到幾百千米,傳輸速率在(1Mb/s)

以上。

計算機網絡主要由資源、(服務器〉、工作站、〔網絡設備〉、<網絡協議)、網絡操作係統等組成。

資源是指服務器提供的硬件、軟件、數據庫等資源,這些資源被服務器提供到網絡上,供工作站使用。資源可以是文件、(文件夾》、(打印機》、掃描儀等。

網絡協議指網絡中為數據交換而建立的規則,常用的網絡協議有(TCP/IP〉協議、(IPX/SPX)協議等。

計算機網絡操作係統是網絡用戶和計算機網絡的接口。網絡操作係統承擔整個網絡範圍內資源管理的任務,支持各用戶間的通信。常用的網絡換作係統有windows、(Netwvare)、UNIX、 (Linux)等。

接入互聯網的方法,目前國內常見的接入方法有以下幾種:PSTN、(ADSL)、衛星接入、(光纖接入)、(無線接入)、 Wi-Fi接入。

每一台主機必須有一個(IP)地址,且這個地址在整個網絡中必須是唯一的。Inernet Protocol的縮寫是(IP〉,其含義是網絡之間互聯的協議。

14、192.163.3.4是屬於(C類〉地址。

1.3.2.1IP 地址

】、IP地址是一種標識符,用於標識係統中某個對象的位置。每一台主機必須有一個IP 地址,且這個IP地址在整個網絡中必須是唯一的。IP是Iinternet Protocol 的縮寫,其含義是“網絡之間互連的協議”,也就是為計算機網絡相互連接進行通信而設計的協議。

IPV4 地址編址方案,將IP地址空間劃分為A、B、C口E5類。其中A、B、C是基本類,口、E類作為多播和保留使用,IPV4 由4 段數字構成,每一段數字最大不超過255。

每個IP地址由網絡地址和主機地址兩部分級成。網絡地址的長度決定整個網間網能包含多少個網絡,主機地址的長度決定每個網絡容納多少台主機。

A 類地址第一組數字的首位一定為0,A 類地讓的範圍是 1-126,也就是說全進界範國內隻有126個A類網絡:B類地址的範圍是 128-191,第一組數字的第一位一定為 1,第二位一定為0;C類地址第一組數字第一位一定為 1,第二位一定為1,第三位為 0,C類地址範圍是 192-223,每個C類網絡所能容納的主機數量為254台。

1.3.3域名

」、域名就是用人性化的名字表示主機地址。Iaternet 地址中的第一級域名和第二級域名由網絡絡信息中心 (NIC) 管理。我國國家域名的國家代碼是Cn,Internet 目前有3個網絡信息中心:INTERNIC(負責北美地區)、APNIC(負責亞太地區)、還有一個NIC 負責歐洲地區。